【走进考古现场 走近中华文明】红山文化的兴起

2022-12-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红山文化是距今6500-5000年前后活跃在广义上的西辽河流域(或称考古学意义上的辽西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其主要分布区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地带的低山丘陵为主,除少数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外,区域平均海拔800米左右,以山地为分水岭,形成了北侧的老哈河、教来河水系,西南侧的滦河水系和东南侧的大、小凌河水系。红山文化的遗址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间丘陵及近河谷地带相对平缓的坡地上,从低山丘陵到河流平原的地理环境的变化为红山文化人群提供了丰富的、变化多样的自然资源。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在北纬42度左右,地处东亚夏季风北缘,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交汇地带,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与草原交错的森林草原类型,不仅植物多样,也存在相当数量的优势种生物类群,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温度和降雨量对生态环境、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明显。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概貌

  这一区域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自距今8500年开始,气候的暖湿变化更加明显,至距今6000年左右进入最为暖湿的时期,自5000年开始,气候才逐渐向干凉转变。红山文化形成与发展的1500年的时间正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最为适宜的时期,暖湿环境带来一系列利好,草木葱郁、动植物繁茂,森林草原交错地带多样的生物种群为人群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天时地利造就了红山文化兴起的外部条件,而区域内早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为红山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相对成熟的旱作农业,粟、黍的种植大大丰富了人类的食物来源。年代早于红山文化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等皆是以石器、陶筒形罐为典型器物的考古学文化,以石器和之字纹筒形罐为典型特征的红山文化无疑受到了前序考古学文化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器形和纹饰特征的相对连续而稳定的变化显示本地的筒形罐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玉器的使用和对绿色玉器的偏爱也是红山文化继承自兴隆洼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继承和发扬兴隆洼文化的制玉风格和传统的基础上,红山文化的玉器不仅种类、造型多样,也已经从装饰、工具意义上的小型玉器向更具象征意义的礼器方向转化。与此同步发生的是社会公共活动的逐渐繁盛,形成了更具影响力的社会公共礼仪活动中心。

  红山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本地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改造,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红山文化中,同时还以开放的态度接纳来自其他文化的各种要素,包括技术、装饰和其他要素,重新为“我”所用,并将之有效融入到自身的文化系统中,内化成为红山文化不可分割的要素。

  得益于气候环境的变化周边考古学文化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中原地区的后冈一期文化、半坡文化、西阴文化(庙底沟文化)等都日渐繁荣。人口规模的增加带来了人群生活范围的扩大,文化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也有所增加。彩陶是特征最为明显的文化交流的产物,红山文化彩陶从出现伊始就表现出较为成熟的特征,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纹饰特征,都未见彩陶草创阶段的各种尝试,也看不到生产技艺逐步完善的过程,这让人不得不联想是受到了更早出现在其他地区的彩陶的影响,彩陶的制作可能是以一种较为成熟的工艺进入到红山文化中。而与彩陶发展序列较为完善的中原地区相比,红山文化彩陶纹饰更加简单而规整,纹饰要素相对较少,构图规范简单,纹饰也更加简洁。彩陶的基本构成元素承袭了本地较早时期出现的纹饰特征,以多种组合方式形成了与其他考古学文化不同的彩陶纹饰风格。从传统的压印或刻划纹饰到彩陶,虽然存在制作和表现方式的不同,但其核心内涵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学习和吸收了彩陶生产技术的红山人掌握了一种新的方式来展现传统的纹饰,除了单以彩陶纹饰装饰器表外,刻划纹还与彩陶纹饰组合出现,实现了北方地区传统的装饰技法与新出现的彩陶技术的完美融合。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周边文化因素的吸收与利用成为红山文化在1500年的时间内保持文化活力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红山文化高速发展时正处于史前考古学文化繁荣的时期,温暖适宜的气候环境为古代人群的繁衍和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红山文化不仅继承了本地的筒形罐传统、将玉器的制作和使用从个体推向了更大范围的群体,以更具规范的制作和使用方式,使其成为红山文化礼仪规范和社会信仰的重要载体。同时吸收和引进来自中原地区的彩陶制作技术,并结合本地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将其作为展示红山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中原特征文化因素在红山文化中的出现显示南北文化的交流为红山文化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

  在发展过程中,红山文化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并吸收外来思潮和技术,并将其与本地文化传统融合,成为红山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正是这种不断的吸纳和融合,促进了红山文化的发展与强盛,一些红山文化的因素也出现在了其他地区,并且对后续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课题考古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馆员) 

关键词:彩陶;纹饰;考古学文化;玉器;变化;水系;生态环境;气候;形成;草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齐泽垚)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