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0月28日,人骨考古学术讲座在社科院大学良乡校区举行。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赵永生教授受邀作题为《武器、暴力与古代社会》的学术讲座。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人骨考古实验室负责人、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明辉副研究员主持讲座。
赵永生教授围绕“武器暴力与古代社会”核心主题展开系统阐述,精准分享了考古学研究暴力问题的独特视角与学术价值。首先,他深入剖析了武器演变与社会文化的深层关联。从史前时期到历史时期,武器的形态与功能实现了从生产工具、礼仪用器向专业化军事装备的关键转型。这一演化进程并非单纯的技术迭代,而是社会复杂化推进、早期国家形成与战争规模逐步扩大的直接物质佐证,清晰映射出古代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革。随后,赵永生教授进一步界定了考古学语境下“暴力伤害”的核心概念,重点阐释了实证研究的关键技术路径。他详细说明如何通过人骨遗存精准区分围死期创伤与死后破坏,以及如何科学判别意外伤害与人为暴力创伤,为该领域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了清晰指引与实操依据。最后,赵永生教授分享了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以时间脉络为轴,串联起新石器时代小规模人群冲突、商代有组织对外战争、汉代可能存在的私藏兵器现象等关键节点,系统梳理了史前至历史时期武器演化脉络、暴力行为表现形式的变迁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多重功能。通过多维度实证分析,其研究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暴力现象的本质内核,以及其对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关键影响与塑造作用,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学术参考。
他强调,武器的演变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与社会复杂化进程、国家权力强化及对外扩张历程深度交织。人类骨骼考古学通过解读沉默的人骨遗存,为还原古代社会暴力现象、解析历史发展动态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证。
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人骨考古实验室承办。
(主办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