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06-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黄丹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6月21日,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司长岳志勇,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展示传承处处长吴寒,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昌华,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兴元,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以及各协同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

  校馆合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兴元指出,辛亥革命博物院与武汉大学携手合作,必将为武汉市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革命文物协同研究方面注入新的动力。期待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能够打造成革命资源研究的开发高地、革命文物铸魂育人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革命资源的共建共享中心,为武汉市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提供更多文博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武汉文博贡献。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唐昌华指出,湖北革命文物特色浓、品味高、内涵深、影响广。以辛亥革命博物院为主体的辛亥革命文物是湖北革命文物资源的典型代表。希望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坚持守正创新、特色发展、开放共享,建立完善馆校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突出区域革命文化资源特色,推动和示范引领湖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发林宣读学校《关于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组织的通知》。

  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为协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傅才武、副主任魏德勋颁发聘书。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兴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全友为协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司长岳志勇指出,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武汉大学和辛亥革命博物院强强联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合作模式,也是一种创新。希望中心以此为契机,按照国家文物局、教育部有关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国家战略;着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革命文化传承弘扬,深入挖掘价值内涵,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性、标识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坚持拓展教育功能,探索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宣传教育的新路径、新样态。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指出,建校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始终把学校发展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场馆,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成立,让校馆合作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武汉大学将坚持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实体架构、独立运行、统一管理、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建设原则,立足学校相关学科的专业优势,协同辛亥革命博物院用好革命文化资源,积极推进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交流传承等重点工作,为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贡献出“武大”的智慧和力量。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司长岳志勇、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唐昌华、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兴元共同为协同研究中心揭牌。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展示传承处处长吴寒,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楚龙强,辛亥革命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魏德勋,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等共同见证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永宽主持。

  构建多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的研究新格局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永宽指出,作为联盟成员之一的武汉大学特别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积极主动为联盟做好服务工作和相关协调工作,为各联盟单位一起同向同行、共襄盛举贡献力量。今后,各联盟单位将共同致力于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革命文物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罗志刚,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丁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教授王龙飞,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雷平,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馆长何志林,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袁亚妮,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副馆长赵丽,黄冈博物馆副馆长胡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永宽共同签署联盟协议并举行联盟的启动仪式。

  会议第三阶段召开第一届协同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全友主持。围绕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阐释红色文化等主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丁洁,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肖波,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雷平,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馆长何志林,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袁亚妮,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馆长赵丽,黄冈博物馆馆长胡狄先后作主旨发言。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傅才武院长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从整体上体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逻辑;二是总结成绩、找准问题,为下一步协同研究中心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提出了协同研究中心的目标和愿景,积极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场馆文物资源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的研究力量相整合。本阶段由辛亥革命博物院院长魏德勋主持。

  据悉,今年3月11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公布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名单的通知》,遴选产生了20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湖北省唯一入选的研究中心。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旨在发挥高校优势,整合各方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红色资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端智库、革命文化学术交流重要平台、红色资源共建共享中心,构建多学科交叉、跨领域融合、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革命文物研究新格局,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辛亥革命博物院—武汉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将立足湖北、辐射全国、联络海外,聚焦辛亥革命史、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等研究,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影响广泛、成果丰富的一流智库、学术高地、人才培养基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