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术对话助力中俄人文交流

2024-04-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齐泽垚)4月27日,“对话与交流:中俄东北亚考古学术沙龙”在京举行。中俄两国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俄人文交流、东北亚考古、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沙龙现场 本网记者齐泽垚/摄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H.H.克拉金教授、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宋玉彬教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出席沙龙开幕式。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李雪华、北京联合大学校研究生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陈雄鹰、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岩,以及俄罗斯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学生50余人参加本次沙龙。李岩主持沙龙开幕式。

  中国与俄罗斯,山水相连,友谊长存。中俄同为东北亚地区的璀璨明珠,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考古工作,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着历史之门,传承着文化之脉,对深入了解过去、准确把握现在、积极展望未来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李雪华在致沙龙开幕辞时谈到,此次中俄东北亚考古沙龙活动,搭建了一座跨越文化鸿沟的桥梁,成为连接中俄两国考古学者心灵的纽带。通过此次沙龙的交流和未来合作,能够共同书写文化交流的崭新篇章,为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加会议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H.H.克拉金介绍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情况。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71年,其成立最早可追溯至1953年,几十年来承担了大量学术工作。克拉金院士详细介绍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的组织构成、学术成果与博物馆,并表示希望未来可以与中国开展更为精深的合作。

参加沙龙的俄罗斯学者合影留念 本网记者齐泽垚/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院长、北京考古学会副会长黄可佳教授围绕联大考古概况、国际合作与交流和近年参与北京地区唐至清代考古工作三个方面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科情况。他表示,联大考古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国际合作交流,通过师生互访、合作发掘、夏令营等形式,积极与波兰、英国、法国等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文物保护修复、考古调查发掘等学术活动。北京联合大学与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期待未来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的合作。

参加沙龙的中外学者合影留念 本网记者齐泽垚/摄

  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经历了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中国考古机构逐渐开始和国外考古机构合作,在中国各地开展考古发掘。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意识到了解世界考古学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注重研究古代中国与其他区域古代文化的交流。

  黑龙江大学的宋玉彬教授,长期关注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其三十余年开展的中俄考古学术交流。1993年,通过参加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与民族研究所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苏丘岛的考古发掘,宋玉彬成为最早赴俄罗斯进行考古发掘的中国考古学者之一。同年,经宋玉彬联系,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建立了所际学术联系。据此,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为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学术交流最活跃的科研机构。三十余年来,通过交换学术成果、考察各自全新的考古发现,双方均拓展了学术视野、深化了学术研究。2015、2019年,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宋玉彬帮助吉林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为吉林大学开展远东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2023年,在宋玉彬的帮助下,黑龙江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联合发掘的克拉斯基诺城址,实现了中俄联合发掘渤海遗存的学术突破。三十余年来,通过把俄罗斯考古学研究成果翻译成中文,宋玉彬让我国学术界及时了解俄罗斯远东地区考古学研究的前沿性学术动态;基于学术认同,宋玉彬的一些学术论文也被俄罗斯学者翻译成俄文,使俄罗斯学术界得以了解我国关于东北亚地区历史与文化研究的话语主张。

俄罗斯学者参观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实验室 本网记者齐泽垚/摄

俄罗斯学者参观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实验室 本网记者齐泽垚/摄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实验室的文创产品展示 本网记者齐泽垚/摄

  在学术交流环节,俄罗斯和中国的十位学者分别就东北亚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开展学术讨论。克留耶夫、克拉金、别洛娃、孙勐、郝春阳、包永超等中俄专家学者就2022—2023年滨海地区的洞穴考古情况、滨海边疆区古金属时代的文化进程动态、路县古城遗址的考古工作概况等话题进行了对话交流。

  包永超以土著集团对木椁墓的受容模式为例,探讨了东北亚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对东北亚各地区木椁墓系统的分布以及周边地区木椁墓系统的比较,可以看出当时东北亚各地区直接或间接都有一定的相互交流及相互作用。另外东北亚木椁墓的扩散意味着东北亚各地区送葬礼仪再构建为椁墓的夸示礼仪和饮食奉献礼仪。

合影 本网记者齐泽垚/摄

  中俄友谊历久弥坚、坚韧深厚,中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密切合作,深度融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担当,普惠共赢,不断扩大完善双方合作新领域。与会学者一致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沙龙,碰撞思想的火花,在中俄东北亚考古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据悉,本次沙龙由北京联合大学、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民族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联合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