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聚焦全球视野与前沿方法

2023-12-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中国考古学下一个百年的全新发展,离不开全球视野的拓展与开阔,离不开前沿方法的反思与讨论。12月23——24日,由西北大学主办的“比较考古学:全球视野与前沿方法”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与日本东北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纽约城市大学、新墨西哥大学、东新墨西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30余名学者追踪全球考古学的最新动态,共同探索中外考古学各个领域的新方法与新进展,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

  中国考古学历经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近十年来,更是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西北大学副校长曹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无论是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还是海外考古学被引介到中国,都是硕果累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无疑需要我们具有全球视野,了解世界考古学研究前沿的最新动向。曹蓉介绍了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的历史积淀、科研优势与使命追求。她说,西北大学考古学科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1938年,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为保护文化遗产,提振民族精神,西北大学历史系黄文弼、许寿裳、陆懋德、何士骥、周国亭等学者成立了考古委员会,标志着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的诞生。此后的80余年里,一代代西大考古学人承先辈之志,担时代之责,坚持“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发展定位,构建了以文化遗产价值为核心的认知、保护、传承“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在“周秦汉唐文明”“丝绸之路考古”“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始终处在国际学术前沿位置。2009年,西北大学率先走出国门,与中亚国家的考古学家们精诚合作,揭示了丝绸之路沿线多元多彩、和谐共生的文化面貌,为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广为认可的“中国方案”。2016年以来,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先后三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接见和问候。可以说,保持全球视野、开展国际合作、紧跟学科前沿动态,西北大学既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显著的学科优势,也有崇高的使命与追求。今年,在海内外诸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西北大学诚邀国际知名学者来国龙教授作为主编,创办了《世界考古研究动态》这一全新刊物,主要介绍海内外考古学的最新发展和研究动态,希望以此持续加强考古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取得新的进步与成就。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在致辞中以李学勤先生、夏鼐先生的经历为例,分享了“比较考古学”这一理念在中国考古学界、史学界的悠久渊源与广阔空间。他期冀西北大学能把《世界考古研究动态》这个新刊物持续办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西北大学特聘教授罗泰在致辞中表达了40多年来对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的关注以及作为兼职教授的心得。围绕会议主题,他提出,“比较考古学”包含三种方式:一是不同古代文明之间的比较;二是不同国家考古学方法之间的比较;三是考古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比较。他希望《世界考古研究动态》通过这三种形式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取得更大的成就。

  考古学在进行历史重建时一贯以不平等或等级制的强化来探讨社会的复杂性。 但是,并非所有社会结构的形式都以等级为基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提出,当下考古学家开始用异构或平序(heterarchy)这个术语来探讨这种非等级化的社会结构,并形容这种社会结构不是由层级,而是由节点、链接和网络组成的复杂系统。异构或平序与等级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彼此交织的。在社会复杂化研究中引入异构或平序的概念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维度,有助于考古学家重视那些并不符合等级制模型的各种不同社会。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赵潮以中国北方,西亚与墨西哥高原的比较为视角探讨农业起源与社会转型的三种模式。他综合运用动植物遗存、聚落结构、房址形态等线索,对中国北方,西亚和墨西哥高原农业起源之际的经济、社会变迁轨迹进行比较,发现在西亚地区,定居生活和大型社群相织的建立先于动植物资源驯化:在墨西哥高原,定居化的村落组织出现在成熟农业建立之后;而在中国,定居化的村落生活立足于植物资源初步别化的基础上,并为之后向成熟农业经济的转变奠定了基础。跨区域对比研究揭示农业与定居各有自身的发展脉络,却又存在密切交织的关联。赵潮认为,上述三地的社会变迁与生业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们思考不同地区农业起源的动因机制提供了启发。

  人类骨路生物考古学以“视死如睹生”为基本理念,以考古发掘出上的人骨遗存为研究主体,从生物文化学视角和方法复原和研究骨骼所属的人群信息、营养健康状况、生活、行为和劳动模式。以色列海法大学考古系博士后研究员樊榕表示,作为生物人类学和考古学的一个共同分支,人骨研究为复原古代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但基于人骨对古代先民的生活和社会的阐释却也充满了挑战。我们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合作,与医学、生物力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更深入的合作,深刻了解造成人骨上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再尝试建立古人与古代社会的关联。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新思潮的影响下,考古学家们逐渐认识到以往的研究视角均是以人为中心。于是,在考古学中也出现了“本体论与物的转向”思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刘岩表示,这一思潮的理论来源复杂多样,总体可分为西方传统与后现代哲学,以及后殖民主义、本土原住民与古代社会世界观两个面向。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考古学家主要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这一本体论角度去分析考古材料,以此为基础进行历史叙事,研究农业起源、新文化现象的出现、社会文化变化、聚落与墓葬分析、复杂社会与城市化的兴起等。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论能够在加强田野考古发掘质量与多学科研究、促进科技考古同考古学与社会理论的融合、扩宽考古学阐释视角等方面对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近年来西方人类学研究领域涌现出的“本体论转向”和后人类主义思潮,反思了以传统思维形式所主导的人文—自然和人性—动物性的二分法对描述非西方土著文化宇宙观的失败尝试,为研究本土考古学文化的世界观提供了新的视角。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博士王一帆尝试在关系本体论的理论框架下,对中美洲古典玛雅与古代中国社会中动物的仪式性象征与祭祀行为进行跨文明比较研究,探讨非西方本土文明在与动物和自然的互动关系“万物有灵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异同。

  与会学者提出,人类文明发展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学术研究也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全球视野和前沿方法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考古界要真正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观出发,关注前沿技术与方法,通过学术研究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