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铸史一一曾世家”让考古材料构筑曾国全貌

2023-09-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超)8月27日下午在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一场“考古铸史一一曾世家”的专场讲座。讲座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国家级青年英才入选者郭长江主讲。

“考古铸史一一曾世家”的专场讲座现场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充满远古传奇的“随枣走廊”,是连通中原和江汉平原的一条重要通道,从曾侯乙墓的发现,到枣树林墓地多位曾侯墓的挖掘,这一带考古发掘出可以明确的曾侯就多达16位,考古工作者通过科学的挖掘和系统的整理,理清了曾国从西周早期立国到战国中期灭亡700年的发展历史。这也是迄今为止两周时期唯一一个通过考古材料构筑其历史的诸侯国。

“考古铸史一一曾世家”的专场讲座分为六个部分 本网记者 李超/摄

  本次讲座根据曾国考古历年来的发掘情况将曾国历史划分为西周早期、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六个阶段。通过对每个不同阶段的曾国墓地情况、考古发现、研究价值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探讨。

叶家山墓地 基本情况讲解 本网记者 李超/摄

  本次讲座郭长江研究员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与成果带领大家归纳了曾侯编钟、梳理了曾侯世系、解读了曾随之谜。据他介绍,西周早期叶家山墓地发掘的曾侯犺编钟,它比曾侯乙编钟要早500余年,这套仅有五件的编钟是迄今所见西周早期数量最多的一套,也是“双音钟”奥秘的最早证实;枣树林墓地中曾侯宝夫人芈加墓的编钟上铭文记载了楚王之女芈加嫁往曾国,在丈夫去世后身兼重任,保卫疆土,执政曾国的故事;随州文峰塔发现的曾侯舆编钟上长篇铭文的解读和一系列考古的发掘让曾国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

郭家庙墓地 基本情况讲解 本网记者 李超/摄

枣树林墓地 曾夫人渔随葬利器组合 本网记者 李超/摄

  郭长江从时间维度展示了曾国的历史发展,建立了曾国世系。50多年来曾国考古的重要发现,推动着曾国历史研究进程。曾国历史从传世文献记载不明,到通过考古发掘构建完整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给我们揭开了曾随之间的秘密,曾国是周王室亲封的同姓诸侯国,曾即是随,曾和随可能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名字。

苏家垄墓地 基本情况讲解 本网记者 李超/摄

文峰塔墓地 基本情况讲解 本网记者 李超/摄

  此次曾国考古探秘,让大众在丰富翔实的考古发现和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中领略曾国风采,有发掘现场的惊心动魄、有看到文字记录的欣喜若狂、有看到各种盗洞对文物历史被破坏的惋惜,带领观众全方位地了解整个发掘过程。

枣树林墓地 曾侯宝及夫人芈加墓出土编钟 本网记者 李超/摄

  从西周早期到战国中期,从国君墓葬到贵族墓葬,通过几辈考古人的发掘与研究让曾国的历史从传世文献记载不明到体系脉络的完整清晰,基本构建起一部在传世史料中几乎一片空白的曾国史。这也直观的体现了考古学由正经补史到考古铸史的作用和意义。

  郭长江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国家级青年英才入选者。主持或参与多项考古发掘项目荣获六大考古新发现和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主持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先后入选“考古中国”、“2019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课题,其中主持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并担任首席专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