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灯:穿越千年 链接古今

2023-03-03 来源:中国艺术报

  河北保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国宝级文物出土于此。誉满全球的“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就出土于保定满城汉墓,是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和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它,头梳锥髻,佩戴巾帼,体着深衣,恬静跽坐,守望千年岁月;它,温柔典雅,端庄动人,面容清丽,目光专注,见证古今传奇;它,左握灯座,托起灯盘,右提灯罩,点亮了历史的漫漫长夜,留下经久不衰的光华。

  任何文物的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历史价值是文物的首要价值。长信宫灯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窦绾将长信宫灯视为珍宝,作为随葬品出土于窦绾墓棺椁的后室。但发现在宫灯底部被刻上了长信宫的专属铭文: “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其中“长信”指长安城内长乐宫建筑群里的长信宫,这说明此物并不是窦绾的原有之物。关于这件长信宫灯的最初主人,目前有两种说法,尚无定论。第一种说法是这件灯具的原有主人可能是阳信长公主。陕西茂陵出土了十几件有“阳信家”刻铭的精美文物,并且刻铭字体与长信宫灯上的铭文十分相似。有专家认为阳信长公主是汉武帝的亲姐姐,与汉武帝刘彻都为景帝王皇后所生,只有她拥有财力和物力来铸造长信宫灯。之后阳信长公主将此灯作寿礼献给了窦太后,窦太后又转赠给了窦绾。另一种说法是,这件灯具属于阳信侯刘揭。之后刘揭儿子刘中意由于参与“吴楚七国之乱”被废黜,这盏灯被西汉少府的内者没收,后归窦太后居住的“长信宫”所有。窦太后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祖母,窦绾是窦太后的孙媳妇。另外,从地域和姓氏来看,专家推测窦太后与窦绾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因此最后将此灯送给了窦绾。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长信宫灯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物,是汉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从宫女的发式来看,头梳锥髻,是汉代女子常常盘梳的“锥髻”,是汉代女性美的标志之一。佩戴巾帼,作为配饰的头巾,叫做“巾帼”,可以戴在头上,也可以罩住前额、围在发际,两侧垂带。现在“巾帼”是对女性的一种尊称。我们常用“巾帼不让须眉”“巾帼英雄”形容杰出女性,诠释女性亦可有所作为,谁说女子不如男。从宫女的着装来看,她体着深衣,衣袖宽大,袖口镶边,衣领和袖口处多件衣物层次分明,象征天道圆融。深衣在汉代之后的两千多年间产生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国礼服的典范,彰显着深邃的中华民族文化。从宫女的坐姿来看,双手执灯,恬静跽坐,身材挺拔,膝盖并紧,脚背贴地,目视前方,展现出汉代庄重谦恭的礼仪风范。在汉代,人们合乎礼节的坐姿是跽坐,由此还形成了礼仪制度。在会见客人、饮宴、议事或者与长者、尊者交谈等正式场合下,必须跽坐,否则就是失礼。跽坐至今还影响着周边国家,日本、韩国等仍保留着我国汉代的跽坐。

  长信宫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具象仿生的小宫女造型证明了西汉时期造物工艺的巧妙独特,赋予了长信宫灯更高的艺术观赏性,符合《考工记》中的重要造物思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通体鎏金的制作工艺让我们能够清晰辨认出宫女的发型、服装、五官和神态,富有生气和生命力,给人一种温暖的心理感受。长信宫灯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六个部分分铸而成。灯体高48厘米,重15.85公斤。灯体的高度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长信宫灯放置于案几或桌台上时能够与人们跽坐的高度相持平。长信宫灯表面色彩富丽,没有多余的修饰和复杂的花纹,造型简约、线条流畅,在宫廷用具中显得低调朴素,反映了当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汉代的工艺作品,大部分造型朴素简洁,无过多的繁文缛节,呈现出汉代深沉雄大的美学思想。恬静朴素的宫女形象统一和谐,具有装饰性和艺术性。宫女造型和符合人体工学的高度都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体现出汉代设计者的智慧,是汉代“以人为本”美学思想的体现。

  长信宫灯环保又节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符合儒家倡导“文质彬彬”的美学思想。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孔子主张不偏不倚,扬弃“文胜质”“质胜文”两种片面倾向,做到文质彬彬,即是追求“质”与“文”的完美统一。两千多年前的长信宫灯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小宫女左手执灯,灯盘可转动,灯罩是两块弧形平板构成的,其中一片可以左右推动来调节灯的亮度强弱和照射方向。汉代多以动物油脂为灯具燃料,灯具点燃后,没有完全燃烧的烟尘和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弥漫整个空间,会污染室内的空气和环境,而小宫女的右手袖子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呛鼻的烟尘能够随着热空气的推动徐徐上升,沿着小宫女的袖管不断进入中空的灯体内,之后由于失去热气流的推动作用,烟尘逐渐冷却在灯体内部形成烟灰,防止了空气污染。配合灯座底部的孔,还能调节气压、增加空气的流通,加强了灯芯的空气对流,从而大大提高燃烧率。另外,开合的铜片在不使用时可将灯体密封来减缓灯盘内燃料的蒸发,进一步节约燃料。因此具有环保又节能的功效,是汉代工匠智慧的结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过长信宫灯,并感慨道:“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懂得了环保,真了不起。”

  长信宫灯穿越了千年岁月,是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幸存者。在北京冬奥会火种欢迎仪式上,承载着从希腊雅典点燃的火种的火种灯,其外形设计灵感正是来自长信宫灯,借“长信”之意来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凝聚民族之魂,增强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是文物活起来的根本之义。讲好文物故事,激活文物的内在价值,厚植内在精神,在传承中链接古今文明,才能不断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齐泽垚)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