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宇:儿童哲学探究团体的重构与创新

2019-03-20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15/16期

  原题:孔子对话教学视野下儿童哲学探究团体的重构与创新

  作者简介:高振宇,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杭州 311121)。

  内容提要:如何将源于西方的儿童哲学项目本土化是过去三十年以来教育者们普遍关注的关键问题,而从中国智慧传统的奠基者及其教学实践出发来重思和发展儿童哲学的既有模式,则是化解此问题的必由之路。孔子的对话教学在“无知”精神的秉持、对主动与独立思考的强调、对相互学习的重视,均可表明它与基于苏格拉底对话的儿童哲学存在相通之处,据此可将探究团体的目标、取向和策略予以重构和创新,从而为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哲学话语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孔子 对话教学 儿童哲学 探究团体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18Z18)和杭州市社科规划人才培育计划专项课题资助项目(2016RCZX40)的部分成果。

  在全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当下,儿童哲学渐已成为学前和小学教育界竞相关注的对象,希望借此呵护儿童好奇探究的本能、发展审辩创造关怀合作沟通等多重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建构并完善自己的思想。但是儿童哲学从引入至今一直被视为“西方的舶来品”,无论是在理论反思还是实践探索上皆以西方的话语为言说的“标准”,特别是马修·李普曼和格瑞斯·马修斯这两位创始人物更成为这种言说的核心。从儿童哲学的国际研究历程来看,基于中国乃至东方教育、文化与哲学情境的儿童哲学研究仍然相当匮乏,导致东西方之间的儿童哲学对话难以真正实现。为此须再次提出并强化“儿童哲学中国化”的命题,才可以使儿童哲学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教育改革的真实需要,传承并发扬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与当代成就,形成儿童哲学的中国风格与气象,并进而为世界儿童哲学的发展做出关键贡献。

  我们不妨从两个层面来推进儿童哲学的中国化:在实践的层面,可借助中国哲学的文本、命题或概念与儿童开展中国式的哲学探究,目前已有实验学校以中国古代名家的逻辑命题“白马非马”等为刺激物开展哲学探究,在台湾地区则有以《论语》为启动文本的哲学实践,这些都是良好的开端。或者以中国儿童哲学的素材、案例及实践经验来丰富和完善西方儿童哲学的实践体系,这方面的总结、反思与对话才刚刚启动,仍须扩展和深化。在理论的层面,研究者可充分挖掘中国智慧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寻找与西方儿童哲学理论的会通之处,进而完善后者乃至建立起新的儿童哲学理论架构;或者通过揭示中国传统及当代哲学家关于儿童和童年的观念,去反思西方的童年概念及理论,并建构出新的童年理论。本文的核心目的就是要从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出发,探索孔子对话教学的基本内涵,阐明其与儿童哲学的相通之处,并揭示其对重构和发展探究团体的潜在价值。

  一、儿童哲学以苏格拉底及其对话为原型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领域,苏格拉底及其对话都是儿童哲学的主导概念,是其核心教学法——探究团体(Community of Inquiry)的原型和基础。李普曼早在《教室里的哲学》一书中就曾对苏格拉底及其对话体哲学进行了详尽阐述,认为哲学的生命正在于对话,并号召儿童哲学的教师们向苏格拉底学习,成为儿童精神的“助产士”,他还总结了四条“助产”的经验,如应按照可操作、次序性的方式讨论所有主要概念,应基于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到对话之中,应基于经验和逻辑来思考等。[1]在《教育里的思考》和《哲学进学校》这两本书中,李普曼也反复提到了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与雅典市民围绕正义、勇敢、美德等概念本质的对话,是儿童哲学探究团体内对话的典范;[2]他并区分了“作为知识的哲学”与“作为活动的哲学化”,指出做哲学是以苏格拉底等为代表,其意是将哲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取得知识或谋求职业的手段,苏格拉底为我们所树立的哲学榜样既非“已知的哲学”或“应用的哲学”,而是“实践化的哲学”,[3]儿童哲学便是这种实践化的哲学。儿童哲学国际委员会前任主席凯瑞·毛瑞斯(Karin Murris)也明确指出儿童哲学的教学法即是受苏格拉底的启发,苏格拉底在其对话中扮演了“牛虻”的角色,他动摇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知识与信念,使他们回归到无知和困惑,儿童哲学所关注的也是这种“哲学化”的过程而非学习哲学的内容,因此她建议教师应熟悉类似苏格拉底对话体形式书写的哲学,才能使自己具备足够的哲学敏感性。[4]

  在实践领域,苏格拉底也同样是儿童哲学项目引进和推广时的关键词。BBC电视台曾经拍过一部名为《苏格拉底与六岁孩童》的纪录片,即专门介绍李普曼及其同事精心设计的儿童哲学课程,并将李普曼以及从事儿童哲学教育的人统称为“苏格拉底”。其后在英国成立的“教育中的哲学探究与反思促进协会”(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ical Enquiry and Reflection in Education,SAPERE),最初的动因便来源于这部纪录片。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学院教授贝亚特·博瑞森(Beate )率先引进了第一本有关儿童哲学的著书,即由奥瑞恩·切杰德瑞普(Ariane Schjelderup)和欧文德·奥肖特( Olsholt)撰写的《学校中的哲学》一书,出版于1999年。本书将儿童哲学视为一个在苏格拉底精神指引下的探究性团体实践,揭示了如何实施儿童哲学以及如何将儿童哲学与各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实施的具体策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哲学教授拉瑞萨·瑞娅斯基夫(Larisa Retyunskikh)创立了儿童哲学家庭俱乐部,名曰“苏格拉底学校”,这所学校主要面向8-13岁的儿童及其家长(包括父母和祖父母),引导儿童与成人通过哲学游戏的方式探索灵魂、幸福、真理等重要议题,这是俄罗斯最早的儿童哲学实践机构。

  而在具体实施时,探究团体也充分遵循了苏格拉底对话法的基本特征。如对话通常围绕对立概念(正常与不正常、强与弱、幸福与不幸福等)展开,主要是梳理这些概念的核心特征,挖掘其本质内涵,也即苏格拉底首要关注的“What is X”的问题;无论以何种材料或活动作为刺激因子,对话皆占据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且在时间上一般较冗长;参与对话的人相对较多,呈现出一种团体对话的氛围,对话的主角(除了教师以外)不断变换,旁人不时加入其中;整个对话过程充满复杂性,基于相同相近的问题生出诸多观点,这些观点相互交流碰撞与冲突,逐渐将对话引向深入;教师运用诘问法来激发学生的理性,使他们“哲学化”,而不是向他们灌输观念、传授知识;对话具有未完成性,最终往往难以达成圆满的共识,反而增加了对概念或问题本质的困惑感等等。值得说明的是,无论儿童哲学的实践在各国呈现出怎样的变式,探究团体这套由李普曼基于苏格拉底对话法所创造的教学法始终是这些实践的核心。

关键词:孔子;对话教学;儿童哲学;探究团体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