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松 等:儿童安全教育中“陌生人”认知

2019-02-19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原题:成人对儿童安全教育中“陌生人”认知的质性研究

  作者简介:时松,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36000),台湾“清华大学”教育与学习科技学系在读博士(30014);秦旭芳,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110034)。

  内容提要:采用论述分析法和结构式访谈法,分析儿童安全教育中成人对待陌生人之认知。研究发现,成人对待陌生人之认知主要聚焦以下几点:在概念上不应该混淆使用陌生人与坏人、骗子;与陌生人信任关系的建立不可操之过急,礼节与安全相比,安全更重要;不能让儿童过度泛化陌生人的危险性;对待陌生人议题不仅仅是安全问题,也牵涉到“陌生人道德困境”问题;由于道德性信任的存在,对待陌生人教育要考量儿童的个体差异。研究建议,成人需要辩证看待儿童与陌生人相处之道,要引导儿童学会理性坚守“两手准备”,对待陌生人既要“利他”又要“护己”。

  关 键 词:儿童 安全教育 陌生人 成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吉林省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保教质量调查研究》(编号:JJKH20170384SK)的研究成果。

  陌生人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费孝通最先从社会学视角研究‘陌生人’,分析社会结构变迁的现代性问题。”[1]陌生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个个体同时也扮演着陌生人的角色。陌生人内涵也在不断演变,“现代性增加了语境和互动模式的复杂性,以及角色和可能性的多维度。陌生人不再是由谁是已知和谁是未知的差别而构成。相反,由于位置和角色的偶然性和复杂性,现代人都是陌生人”。[2]

  A老师:各位老师,有这么一个事,我儿子的幼儿园非常重视安全工作,一次园长邀请我们几个家长假装哄骗幼儿,看幼儿的安全意识如何,有一两个孩子果真被骗了,而我去的是大班,刚说了几句话,一些孩子指着我说是坏人,便上来打我,我最终是被班主任给解救出来的。整体上看孩子的安全意识较高,但我心里不是滋味,因为这个幼儿园的孩子对所有人都有一种不信任不安全感。不知大家对这事怎么看?

  在儿童安全教育语境下,陌生人则意蕴着危险,比如“1988年至2014年期间,英国发生了78起陌生人绑架儿童事件”。[3]防止儿童被社会不法分子侵害是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陌生人罪犯实施的儿童诱拐方式一般主要归为两类,诱惑式(Lures)或闪电式(Blitz)。”[4]用糖果、玩具等儿童喜欢的物品,或者自我介绍是家人的朋友等方式,进而取得儿童的信任,这属于诱惑式。儿童安全教育中成人是如何认知陌生人的?这是本研究的焦点。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论述分析法。论述资料的来源是“学前高校教师微信群”。群里有关此话题的发起时间是2017年11月1日,论述资料收集的截止时间是次日晚上10点。群里自发形成此话题讨论,群员自愿参与。参与此次话题讨论的人员有12位,有4位老师论点较少,比如点赞认可等,所以予以排除。8位论述者中,6位是高校学前系教师,1位是出版社幼教部编辑,1位曾是美国幼儿园华裔教师。本研究在论述分析的基础上,作为补充,加入了结构式访谈。

  一、概念的迷失:陌生人与坏人、骗子的混淆使用

  “在许多古代语言中,其中包括拉丁语,陌生人和敌人是一个词。我们只是经过漫长的试错过程,才将二者区分开来,并承认,在特定环境中,陌生人(但不是敌人)可能有资格接受我们的殷勤招待、帮助和良好祝愿。”[5]人们与陌生人接触时会有一种警惕心理,这种防御性来源于陌生人的未知性。张康之与张乾友研究认为“陌生人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无异于自投于不确定性之罗网”。[6]A老师被儿童打,因为A老师是儿童眼中的“敌人”。

  A老师:我来冒充骗子那次是在操场,约十几个“骗子”,园长给每个人一袋事先准备好的糖果。有一两个骗成功了,对象是小班。但是也只有我一个是挨打的,对象是大班。当时老师距离不远,开始骗一个孩子时我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爸让我来接你,孩子不信,我接着说我不是坏人,我戴眼镜,不是坏人,孩子已被我说动,但仍犹豫。当其他幼儿围上来时听我说了几句时便立刻说我是骗子,把那个小朋友往回拉。

  为了提高研究的信度,加强资料的三角验证,研究者对该园I园长进行了访谈。I园长否定了A老师口中的“骗子”用法,她认为使用“陌生人”一词更为恰当,理由是“因为你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说每个人都是坏人,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有识别、辨别的能力,骗子用法太不恰当”。此观点与E老师的论述一致。

关键词:安全教育;学前教育;儿童认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