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新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核心要素是掌握高新科技创新能力的劳动者。高素质产业工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动要素,要大力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实现高质量发展一靠人才,二靠创新。高素质产业工人是产业工人队伍中掌握最新科技的创新力量,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需要。智能制造是以科技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而高素质产业工人是实现智能制造的生力军,广泛培育、应用高素质产业工人,不但能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还能推进智能制造迭代升级,实现新型工业化。
培育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劳动者是劳动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为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产业工人应具备高技能、多元化、自主学习能力、过硬的职业素养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促进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跃升,有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
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高素质产业工人具备的技能优势有利于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促进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利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是现代企业发展进步的需要。高素质产业工人往往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传承工匠精神,有助于激发产业工人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跃升,有利于发挥创新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二、高素质产业工人培育体制有待优化
目前,高素质产业工人的供需失衡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领域,电子通信、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智能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关键岗位上,高素质产业工人的短缺问题尤为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培养机制不健全。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侧重理论而实践育人不足,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导致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断链,影响了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不能满足工业高端化的需求,影响了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培育效果。
制造企业产业工人培育机制不完善。企业对产业工人的培育成长不积极,一般只是参加上级单位和业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缺乏长效机制,企业只会录用能满足当前岗位需要的人才,是典型的“拿来用主义”,很少通过培训选人用人;企业“师徒制”等传统技能传承方式也日渐式微,影响了技术技能的传承和发展。
培训机构规范化不足。缺乏专业化的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和方法缺乏针对性和精细化,无法提供高质量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对产业工人提升专业技能作用不明显。培训的成本高企,高水平的培训师难觅,培训规模较小等现实问题,也成为限制产业工人提升技术水平的因素之一。
政府和企业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在鼓励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方面缺乏实际有效措施,培训对产业工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劳神伤财”额外的负担,政府或企业没有适当的物质补贴,或者缺乏培训后职业晋升和待遇提高机制,会挫伤产业工人参加培训和提升的积极性,导致产业工人对培训持消极态度。
三、创新高素质产业工人培育体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大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国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要大力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育大批掌握最新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产业工人,筑牢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根基。
职业院校在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后备军方面承载着重要使命和职责。职业院校要着力培育高素质的大学生,推动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者的跃升与优化。第一,加强职业院校学科建设,根据全国市场需要和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开设紧缺专业,尤其涉及“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关键领域的专业,将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赋能到教育教学中,让人才培育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亟需人才。第二,强化特色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通过订单式培育、定向培育、定岗式培育高精尖创新人才,造就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工匠大师;通过职普分流,理论和实训相结合,培育扩大高素质专业化产业工人数量。第三,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通、科教融汇,探索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培育人才的有效机制,鼓励到科研攻关一线培育人才,建设企业实训平台,到生产一线攻克技术难关、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加快培育理论扎实、技艺高超、能够运用交叉专业技术的创新型产业工人。第四,坚持需求导向,探索建立全国高校就业联盟。将职业院校毕业生与全国产业需求实时对接,推行人才职称互认,打破产业工人跨区域流动限制。完善产业工人流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工人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完善企业创新型人才培育机制。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劳模和大国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产业工人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劳动光荣、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宣传提高产业工人的身份认同感、社会归属感,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关爱和学习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实现产业工人劳动体面、社会认同感高、物质和精神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引导更多青年大学生走进生产一线建功立业。
优化长效激励机制。一是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拓宽发展空间。构建交流派遣、在岗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职业素养技能提升机制;完善以创新价值、技术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产业工人在技艺传承、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积极性。推行职称制度、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有效衔接。二是提高产业工人的待遇,加强产业工人的权益维护和法律保障。提高产业工人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保护产业工人的劳动经济权益,提高他们的获得感,提高产业工人的职业吸引力。通过合理的薪酬增长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提高产业工人的民主权利和政治地位。制定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增加产业工人参与企业管理事务的机会,企业发展和利润分配必须有产业工人代表参加表决,切实保障产业工人的民主政治权利,激发全体产业工人主人翁意识和荣辱与共、奉献企业的激情。四是企业建立人才表彰机制。要强化宣传引导,完善业绩突出、能力超强的产业工人的表彰机制,强化创新型产业工人的引导作用。在企业树立先进典型,形成鼓励先进、模范带头、惜才爱才的企业人才文化。
深化产教融合。持续优化产业工人培育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产业发展需求与教育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以创新为立足点,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科技发展而涌现出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及时跟进,根据实际需求增设新兴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或者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对职业院校的传统专业进行调整和升级,淘汰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开设产业发展亟需的专业,同时推动专业的交叉融合和升级优化。培育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数字技能型的产业工人。企业派技术骨干到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实训,或者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实训、以工代学等形式的技能培训,学校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产教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形成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地方政府通过扶持培训机构、信息交流平台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以及对参与培训的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给予资金补贴,合力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产业工人队伍,培养一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赋能新质生产力,将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注入取之不尽的强劲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
【本文系2024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程教学研究专项(项目编码:TJXG2401-02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