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教师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是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产品和技术,在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带来了社会劳动力结构的变革。担负着未来教育人才培养重要使命的教师教育,必须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发挥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作用,从而实现“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职业
伴随着各大公司不断推出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人们越来越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教师职业。无论是社会预测,还是众多学者基于学理分析的讨论,都肯定了教师必将继续存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人存在,就有教育存在。教育要承担成人、育人的使命和职责。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类的传承与繁衍,就会有受教者存在,自然也就会有施教者存在。即“教育在”,则“学生在”;“学生在”,则“教师在”。无论学校、学生、教师如何变化,人类始终需要教育,教师也始终存在。
教师虽然会继续存在,但必须做出改变。正如人工智能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一样,人工智能在替代原有工作的同时,也在塑造新的职业或者更新原有职业的工作内容与方式。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心中的太阳”的教师,如果继续按照工厂化、大众化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不去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学校变化、学生变化、教学变化、师生关系变化以及教师素养内涵变化,势必会被淘汰;反之,才有可能成为合格、优秀的教师。教师在,教师教育就会在。同样,如果教师教育不做出改变,还是以手口相传、耳提面命的经验式教师教育为主,就很难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也很难培养出能够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教师。
人工智能为教师教育带来新机遇
面对人工智能给教师教育带来的挑战,绝不能仅仅在现有教师教育课程中简单地增加认识人工智能、学习使用智能产品以及掌握智能教学方式等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全方位理解人工智能为教师教育发展提供的新机遇。
助力学生学习的智能技术和产品日益普及。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由此衍生出了讯飞听见录音转文字、咪咕灵犀、刺猬错题本等通用型人工智能学习工具,还诞生了诸如出口成章、九歌、数感星球、题拍拍口算、生物记、全世界、一起练琴等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等不同学科的学科型人工智能学习工具。
助力教师教学的智能软件和平台层出不穷。例如,以石墨文档、作业帮、小猿答疑等为代表的信息处理类软件,以数学游乐园、几何画板、中学物理作图工具、化学助理等为代表的问题求解类软件,以中学电路虚拟实验室、乐步教育虚拟实验室、虚拟紫禁城、高中化学键、仿真化学实验室、元素世界、鸿合仿真实验等为代表的虚拟仿真类软件,以及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科大讯飞智慧教育应用平台、北京四中网校智慧教学平台、超星泛雅教学平台、雨课堂、学堂在线等为代表的智能教学平台。
助力教师研修的智能工具和资源丰富多彩。智能教室、智能图书馆、智能实验室等智能教学场所正逐步成为中小学软硬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学生、教师、校园等学校管理的三大方面,人工智能搭建了精准助学、精准资助、精准招生、精准配置等典型应用场景,实现了对学生学业、体质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的个性化评价,实现了教师教学过程评价与教学效果评价的兼顾,实现了学校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专题性评价。
人工智能助力教师教育发展
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学校,都已逐渐显现出人工智能的烙印。人工智能全面影响了教育的路径、方法、方式和模式,解决了教育中的诸多难题。对于教师教育而言,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不仅能够解放教师教育者的双手,还可以为教师教育对象进行精准画像,对教师教育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进行一体化设计,从而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实现“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人工智能可以助力教师教育者解放自我,拥有更多发展时间。教师教育是以教师培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本质是一种教育行为。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所开发的学习工具、教学软件以及智慧平台等,同样可以运用到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中。智能技术产品能够帮助教师教育者完成点名、填表、报数据等众多合理且必要的重复性简单劳动,使教师教育者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进而让教师教育者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使教师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人工智能可以精准构建教师教育对象的全链条、进阶式画像。“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个人魅力的养成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教师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多以经验积累和手口相传为主。特殊性中总是蕴藏着普遍性。如何从独具个性的教师教育经验中挖掘共性,又如何从共性中剥离、组合出适合个人发展的培养方案,是实现教师教育个性化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可以在参与教师教育前、中、后不同时间节点,从师德养成、从教技能、育人能力、发展意识等不同维度对职前职后教师进行全方位诊断,从中找寻教师教育能够解决的核心问题与重要方案,再将不同问题与方案提供给教师教育者,制定系统化的教师教育改革方案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
人工智能可以开发教师教育过程性实践资料融合的评价工具。实践始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教师教育过程性资料的主体。既有教师个人在听课、上课、教研、批改作业、指导学生等活动中产生的文本性资料(如听课笔记、教学设计、指导记录、反思日志、新闻报道等),也有过程性的视频、图片等影音资料。过程性实践资料虽然来源广泛、内容丰富,但也存在较为杂乱的问题,并未真正发挥促进教师教育实践性改革的重要作用。对于过程性实践资料的评价多采用人为编码、等级赋分的方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评价指标多是一些比较笼统的评分范围,很难具有操作性。评分者也多是根据个人经验进行整体评分,很少按照评价指标逐项进行赋分,从而失去了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的真正作用。借助人工智能手段,一方面可以把杂乱的多维数据资料按照教师姓名、资料类型等方式进行系统化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将评分指标进一步细化、优化后让智能机器进行识别、编码、赋分。在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方向指引。
人工智能可以搭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发展平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脱节一直是教师教育的痛点。从师范院校走出去的“准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回炉再造”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既有职前教师本人不认真学习的原因,也有职前职后教师教育内容不一致的因素。破解职前职后协同发展、避免重复工作的重要方案在于互通有无,即职后培训要了解职前教师培养方案和培养效果,职前培养要知晓职后培训和后续发展真正需要的内容。有了利用人工智能对教师发展进阶过程进行全链条画像、对教师实践资料的融合评价工具,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职前教师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以及职后教师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再次利用人工智能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关数据资料进行一体化统筹,实现职前职后数据的互相参考、培养和培训方案的同步更新、一体化发展,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性方案。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能否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教师,并不取决于引入了多少不断升级和迭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而是取决于教师教育者能否认识到人工智能为教师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只有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方式,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面向智能时代的中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标准研究”(BTA24023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