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这不仅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故事的魅力在于其蕴含着事件与受众生存之间的某种“相关性”,受众可以在故事中关联处境、施展想象,并间接获得某种倾向性信息甚至行动指令。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升叙事思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善于挖掘故事、巧于借事明意,在接地气、有文气、见视野、显水平的讲述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知古鉴今,用故事讲好中国历史文化之道。中华文明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孕育出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意蕴和精神特质。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宽广的历史视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勤于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开采故事资源,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和文化支撑。巧妙运用汉字构型组合的“省文”叙事功能、古代文物的器物“表事”意味,匠心独运地展现中华文化气脉相通、韵味无穷的深刻智慧,在古今对话中激发联想、启迪思想。讲述先贤智慧,通过援引诸子百家、民间传说、神话史传等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旁征博引地阐释敬民、立德、修身、劝学、笃行等思想内涵,将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精髓转化为价值观教育的宝贵养分。活用诗词歌赋微言大义、文以载道的育人功能,画龙点睛地讲出中华民族的报国情怀、进取精神、开创意识和浩然正气,在审美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达到思政课传情、写意、达理的效果。
赓续血脉,用故事讲好党的革命成功之道。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这是党赋予思政课的神圣使命。思政课教师应深入钻研党史,从党的百余年奋斗中生动讲述革命的筚路蓝缕、根据地的伟大事迹、英雄烈士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大义、厚植爱国情怀。运用地域资源、校本资源的空间优势,灵动流畅地讲述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革命精神背后的红色故事,激发学生对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辛,谱写革命史、奋斗史、英雄史的深刻感悟。活用文本叙事、图像叙事、场馆研学、人物访谈、艺术展演、虚拟体验等多种叙事载体,生动立体地展现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光辉历程,传递革命故事蕴含的深远意义与跨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传承党的革命精神之魂,激发学生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沉热爱。
激昂斗志,用故事讲好中国改革发展之道。自广袤的农村至繁华的城市,由沿海地带至内陆腹地,从经济体制的深度变革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大布局,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绘就了一幅展现中国自信、自立、自强的壮丽画卷。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思考者和观察者,思政课教师需以印证式、感染式叙事方式,讲述恢复高考赋予无数青年追求知识、改变命运的历史性机遇,小岗村大包干“生死契约”所开创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先河,中关村变迁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鲜明映射,“绿水青山”启示录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之道的深刻揭示,近1亿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等生动案例,充分展现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巨变。作为新时代故事的亲身参与者和意义提炼者,思政课教师应以磅礴的气势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坚实的底气彰显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智慧,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党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开拓创新和锐意变革的境界追求、开放包容和合作共赢的博大胸怀,鼓励学生积极践行改革开放精神,勇于担当青春使命。
融通中外,用故事讲好人类文明之道。人类历史长河中,多元文明交相辉映、共生共进,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画卷。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思政课教师既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也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需致力于引导学生具备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使学生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独立思考与开放包容的心态,传承人类精神之髓,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与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通过讲述敦煌文化、丝路文化等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辉煌文明成果,揭示不同文明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深刻意蕴,领悟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包容性。通过分享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合作故事,展现文明交流互鉴的实际成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倡议不仅推动了国家间的经济往来,更促进了文化、教育、科技、民生、交通等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通过呈现中外文明史在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与独特魅力,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术的革新,更是思想观念的交融与升华。关注全球热点问题,揭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始终是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追求,领悟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和平发展、迈向繁荣进步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师范大学分中心研究员、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