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论述,对于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阅读原文)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考察调研,并对新时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明确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学界对这一重要思想发表了诸多见解。这里笔者也想以“扎根中国大地,走中国特色知识创新的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为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阅读原文)
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并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与担当、方法与立场、价值与功能、研究者的品格修养等方面做了全面要求。这些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价值、功能深入思考的认识结果;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基本理念和目标做的全面深刻的概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精准定位、殷切期待,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阅读原文)
要推进中国大学有效治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发掘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体系。党的领导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如果说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大学内部各层级管理者是大学治理的具体实施者,那么在具有根本意义的国家体制层面上,大学的终极治理者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大学治理能力决定着我国大学治理和大学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最终成效。实践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确保大学办学遵循正确方向、促使大学办学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推动大学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由世界高等教育体系边缘逐步走向中心的根本推动力量,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中国之治”。 (阅读原文)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效。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能否培育出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人才,怎样培育出这样的人才,这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阅读原文)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不断取得新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办学水平和育人能力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显著增强,为科技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发挥了战略支撑作用。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批高校和一大批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需要在已有基础上一进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布局调整,积极探索和有效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维护高等教育公平正义,让更多的人共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阅读原文)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