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202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这是对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的“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和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逻辑递进与内涵深化。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高度概括了新时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要义,既吸取了21世纪以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经验,还充分体现出教师教育体系的四大“中国特色”。
制度特色:先进的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教育事业在各个时期不同阶段取得巨大成就,其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法宝,也是加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深刻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本质要求,又是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政治保障。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才能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中国的特点和实际,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前进,才能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而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国情特色:庞大的教育规模
《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现有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支撑起全国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校的2.91亿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目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人口,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反映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规模,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艰巨,统筹推进的复杂性也不容小觑。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既要在数量上做到“引得进、配得齐、留得住”,又要在质量上做到“缩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为此,党和国家根据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面临的独特现实国情,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教师教育改革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明确教师作为知识分子重要组成部分的身份地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实施,提出教师待遇福利的经济保障,再至教师绩效工资全面落实,以及国培计划、优师计划和强师计划等政策的落地落细,教师队伍建设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从数量增长、质量提升逐渐迈向结构优化。如今,专任教师数量不仅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大幅提高。
立场特色:鲜明的人民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这既反映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高度重视,又为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党和国家历年来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殷切期望和目标追求。特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师教育改革全过程,成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区别于其他国家及地区教师教育改革实践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方面,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核心使命,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教师资源和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仅“有学上”,而且还能“上好学”,满足了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从战略高度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争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回应了人民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期待。
历史特色:独特的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因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在发展道路和命运上也不尽相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积淀了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内核,形成了最具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和传统美德,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和“脉”,也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中国特色的“定海神针”,为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为学莫重于尊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等经典论述反映出对教师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激励大量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为人师表”“师者,人之模范也”的行为规范,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以良好的形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注重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既要注重知识的灌输又要注重实践的养成。因此,没有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秘书长、马克思主义学院/MPA教育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