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深刻认识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刻认识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意义
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影响人的特殊实践活动。现代社会教育是人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教育公平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处于基础性地位、发挥着支撑性作用。
教育公平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性是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属性。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深刻洞察人民群众对教育新关切新期待,自觉回应新时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新变化,着力破解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就业创业等民生实事,以教育公平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教育公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向度。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生动实践中,肩负着增强发展动力和丰富发展内容的双重使命。通过建设教育强国能够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增强人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社会财富增长和合理分配。
准确把握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要求
切实保障接受教育机会公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涉及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相互衔接的领域,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我国民生保障制度建设领域具有基础性的环节。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优化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普职融合、科教融汇、产教融通,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加快建设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服务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公平。
有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显著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要深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创新,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以校长教师有序轮岗交流推动优质教师合理配置,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创新促进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以定向精准建设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实现教育扩优提质。
要有效赋予人人“出彩”机会。让每个人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要以高质量就业赋能学生个人人生出彩,深化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改革,健全公平导向就业体制机制,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和就业岗位,健全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体系,让每高校毕业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积极落实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任务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首先,加快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普及普惠,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合理布局,补齐乡村学前教育短板,破解城市学前教育难题,积极推进社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学前教育课程开放和教材建设,整体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其次,全面保障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市级政府统筹能力,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提质扩优,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合理布局和开放共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整体发展,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保障群体公平发展,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再次,不断完善特殊群体就学保障机制,有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有效融入城市学校教育,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质量、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切实办好特殊学校满足特殊学生受教育需求。最后,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规范劳动实践、校外活动、研学实践、科学普及等,增强校外场馆育人功能,改进中小学课外延时服务机制,形成各方协同育人合力。另外,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建好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转型。
调整优化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战略布局。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以推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契机,优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战略布局调整,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整体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中西部高校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以西部高校较为集中地域建设高等教育高地,打造西北高等教育发展新引擎,辐射带动西北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部省合建体制优势,推动14所部省合建高校基础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提升,促进中部高等教育协同联动。深化高等教育东西协作,继续实施对口支援计划等,以此持续提高西部高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
大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也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首先,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围绕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调整优化高职学科专业布局,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其次,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以区域为中心建设产教联合体,以主导产业为中心建设产教共同体,促进人才培养链和产业发展链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其次,要推进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提高涉农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建设,探索开展农村全科医生、全科教师、全科农科生等培养计划,大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能管用的高素质综合人才,激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潜力动力活力。
建立健全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教育公平离不开制度的保障。首先,深化考试招生改革,深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持续实施面向农村专项招生项目,持续扩大面向“三农”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让每个学生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其次,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健全高校人才流动机制和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最后,推动财政资源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支持引导经济欠发达地区补齐教育短板;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升资助精准化水平,注重提高发展性资助比例,确保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作者系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