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其综合改革的深化不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应对时代挑战、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人才自主培养、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升、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整、协同推进。
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教育家精神,纵深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核心使命。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要在于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等措施,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与道德情操,确保立德树人工作落地生根。尤其是要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鼓励教师成为学生品德成长的引路人。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殷切希望。教育家精神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它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教育创新的不懈追求上。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鼓励高等教育工作者树立远大教育理想,勇于探索教育规律,敢于创新教育模式,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之中。通过设立教育家奖项、举办教育家论坛、出版教育家著作、推动教育家办学等方式,广泛传播教育家精神。挖掘并宣传在高等教育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事迹,树立“教育家”的典型榜样。不断优化完善教师职业发展环境,构建师德师风教育体系,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教育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纵深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力避把论文和项目等作为研究生学位获得和教师职称晋升的绝对条件,同时也要力避人才引进待遇按“帽子”分三六九等的做法,为“人才称号热”降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权威、公平、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通过纵深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引导高校回归教育本真,聚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核心使命。
实现人才自主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实效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培养的主阵地是高等教育。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着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持续推进强基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国优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等人才自主培养计划,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科学基础、工程教育,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加大科研投入,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和学科前沿问题,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现阶段,我国虽然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我国每百万居民中的研发人员数量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虽然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4%左右,直观折射出高校在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挑战与进步空间。为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应围绕“技术-市场”双螺旋结构优化成果考核标准,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和产学研合作,打通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应用的成果转化全过程链条。促进校企合作“双向奔赴”,建立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体制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高校布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均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尚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高校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匹配度有待提高。为此,高等教育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必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布局与调整,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科学制定高校布局规划,优化各类高校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和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状况,科学规划高校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协同发展格局,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等区域倾斜。面对适龄人口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制定高校调整布局中长期规划,适度控制普通高校增量;以合并、调整、新建等方式,逐步推动一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本科和职业本科高校转型。加快布局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等研究院,打破传统学术壁垒,采用交叉学科的全新学术架构,以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规划建设优势专业,围绕重大基础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开展基础研究,充分体现教育、科技与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理路和根本特征。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深化“四新”建设。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需求,科学动态地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与布局,撤销或整合冗余、重复的学科专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新理念、新思路带动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兴学科发展,不断为学科体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优化学科目录,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促进高校学科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组合。通过在学科专业结构方面积极调整,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实现以及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总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弘扬教育家精神,纵深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构建自主培养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实效;优化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以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崔延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主任;林笑夷,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