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持续巩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2024-10-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
  教师的地位高低事关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吸引力,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整体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层面大力推动下,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特别是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颁布,为新时代提高教师地位的政策制定与政策体系的形成确定了基调。
  四个关键着力点
  一是以提高教师政治(法律)地位为基线。确立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落实教师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等各项合法权益;二是以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为保障。着力提高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改善教师福利待遇,明确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金和子女教育优惠等福利待遇。特别是从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行差别化补助标准、完善绩效工资制度等方面入手,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三是以提高教师专业地位为核心。建立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通过教师资格证书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系统的研训体系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并着力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四是以提高教师社会声望为表征。建立健全教师荣誉表彰制度,加大优秀教师事迹宣传力度,开展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教师地位提高取得新成效
  在多项政策举措的综合作用下,近年来我国教师地位提升取得新成效。
  教师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权利意识增强。教师工资福利占国家教育经费比例逐渐增长,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逐步实现。从面板数据看,我国各学段教师工资福利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0年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已经超过60%。同年,全国2846个区县首次全面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目标。
  教师参与培训比例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已构建起由新任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以及骨干教师培训构成的教师职后培训梯级结构,“国培”“省培”计划也颇有成效。从教育部官网数据来看,自2010年“国培计划”启动以来,截至到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为“国培计划”投入172亿元,共计31个省市自治区的约1680万人次的教师参与到了“国培计划”,其中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参训人次约1574万(占比94%)。
  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建立健全,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从纵向看,我国教师荣誉制度呈现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和校级的五级“阶梯式”体系;从横向看,我国教师荣誉称号可以划分为以“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为代表的综合荣誉,以“教学能手”为代表的专业荣誉和以“师德楷模”“师德标兵”为代表的道德荣誉等众多不同类型。教师荣誉表彰体系的建立健全,大大增强了教师荣誉感和职业吸引力。伴随着教师地位待遇提高,近年来教师资格证书报考热度持续不减。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教师资格考试人数从2012年的17.2万人次到2021年的1144.2万人次,十年期间实现了66倍的增长,仅2023年上半年就有427.3万人报考教师资格考试。
  持续巩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必须确保教师的起薪工资不低于具有同等学历要求的其他职业,并继续增加教师工资福利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的占比,保障教师工资增长幅度大于具有类似资格要求的其他职业。其次,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建立以教龄为主要依据的教师工资增长机制。最后,提升教师培养层次和入职学历要求,进而提高整个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借鉴芬兰、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将教师职前培养层次和入职学历要求逐步提升到以本科、硕士及以上为主,以实现教师队伍的高水平专业化。应以明确的政策形式提高教师招录过程中的准入学历门槛,从而推进教师职前培养学历层次的提升。同时,要继续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及时筛选、淘汰一批不合格的教师教育机构,减少专科层次师范生培养规模,进而提升整个教师队伍学历水平。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新时代提高教师地位的政策体系研究”(AFA200007)阶段性成果】
  (荀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潘岳林,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