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 创新高校学术评价体系

2022-11-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大学是科学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因势而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是当代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学术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逻辑起点,学术评价事关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必须立足我国的历史、文化与国情,深度思考如何创新大学学术评价体系,守护中国大学的理性根基。

 

建党百年视阈下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经验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部分,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洗礼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将办好高等教育、促进科学创新视为一项重要的革命事业和战略任务。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窗口回溯大学发展与学术研究的经验与成就,能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思想的重任,带领学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大放光彩。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的新纪元,点燃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萌芽的星星之火。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接管、清理或改造旧教育,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办学,在顺应规模化的国家建设的需求和人民幸福的基础上不断创建各级各类专门的新型大学,单科院校、民族学院、劳动大学等如雨后春笋般扎根中国大地,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浪潮,杂交水稻的出现、青蒿素的研制、“两弹一星一艇”的问世,改变着人民的生活,推动着国家的勃兴。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100所重点建设高校的“211工程”与世界先进一流大学的“985工程”应运启动,“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谱写了学术科研春天的故事,大型计算机的降临,纳米科技的推广,航空航天让中国传说神话走进现实。

  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人民,回归办学本质,坚持立德树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十年来,我国高校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组织科研,自觉融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在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不断参与研制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等国家利器,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作出了重大创新贡献。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引导中国高校践行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时代重任,坚持以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为准绳的评价原则,扎根人民利益,对标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代大学学术评价市场化的现实反思

 

  自20世纪中叶起,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市场逻辑将触角深入到现代大学的学术研究。随着知识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美国模式深刻影响了世界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其高度市场化的科技生产和学术评价也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大学学术评价的基本功能包括引导、保障与激励,其核心理念是促进学术、社会与市场“三重螺旋”共同发展。但如果以市场逻辑为主导,大学学术评价工作必然走向工具理性,学术品味和价值诉求会被经济利益所遮蔽。从人力资本到知识资本再到学术的资本化,市场逻辑重构了大学与教师的身份定位,让研究者成为知识市场中的生产者与交易者,研究选题主要取决于市场需要而非价值追求,成果评价取决于交易价值而非学术价值。学术组织走进市场之后,其知识生产方式必然受驭于市场规律与法则,追求效率与利益的最大化,学术成果也力求符合市场的需求与经济价值。这样的国际环境背景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大学的学术研究。

 

新时代中国大学学术评价的体系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这表明,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大学学术评价体系,推动学术评价机制的创新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遵循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理性思维,澄清大学学术评价的价值旨归

  以本体论为源。学术源于学者,组织化研究脱胎于大学。现代大学学术研究的规律与价值,主要应依据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由具备科学素养、富有批判精神的学者来衡量。市场化彻底打破了大学的围墙,将大学和学者置于学术忠诚与市场忠诚的两难境地。因此,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弱化学术成果与行政职务、经济利益等非学术因素的复杂联系,筑牢学术评价的理性根基。

  以认识论为据。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以量化计算为特征的实用主义评价模式,违反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脱离了学术研究的实践关怀。实践关怀包含人文与现实两个维度,基于现实社会的“存在性”问题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性”问题考量,学术评价应打破过于频繁的考核制度,扩大评价人群和延长评价周期,破除“山头主义”和形式主义,尊重学术研究成果的差异性、不确定性和广泛适用性。

  以方法论为尺。学术评价的方法论问题与学者的世界观问题具有共通性,学术评价应该摆脱技术依赖,融合突显专业与技能价值的实质性评价,实现两种评价方式的良性互补以提升学术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推动评价机制走出学术部落,回归公共生活。

  2.扎根人民需求,深化制度改革,构建多元立体的长效评价机制

  作为现代社会组织,大学对政府决策和社会资源的依赖程度持续加深,学术研究不再单纯是学者群体的兴趣延伸,国家战略和人民需要主要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这意味着学术研究不可能完全摆脱市场,应用技术研究更是直接由市场需求所决定。换言之,学术评价与市场化评价是可以共存的,学术成果的评价方式必然是多元立体的、批判创新的。

  首先是承认多元评价主体。高校应综合考虑学术成果价值的专业性、交叉性与公共性,将成果作者、学术同行、督导机构乃至社会公众都纳入评价主体的范畴,保障大学在标准化评价的同时,考虑价值判断、时间判断与性质判断等非量化因素的影响。在操作层面应确保各评价主体免受无关因素侵扰,自主行使评价权力。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打破以期刊杂志、影响因子等为标准的单一评价模式。

  其次是构建立体评价指标。纵向来看,身处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办学定位的高校必须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横向来看,不同学科门类在评价时应区分开来,基础研究的评价和奖励主要交给同行和政府,应用技术研究的评价和奖励主要交给社会和市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评价标准并非完全孤立、不可通约,而是彼此开放、交互进行,基于多方的互动、反馈、合作形式,组织化、常规化、正式化运行,确保评价话语权的共享,分散话语使评价更全面、结果更客观。

  再次是建立长效评价机制。每一个学术领域的重大突破都离不开深谋远虑的理性思维与人文关怀,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大学学者的学术自由,保护他们的原始创新能力,建立着眼未来、目光长远的学术评价机制。具体而言,一是在学术职位入口处严格把关,以遴选最适合的学术人选;二是提高青年学者的基本待遇,同时延长聘任期限,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保护其主体精神;三是降低学者入职前期的评价频率,抑制急功近利的科研习气。

  最后是建立学术研究和评价的退出机制。健全评价机制改革的底层设计,切断学术评价与权力寻租的利益输送路线,建立学术研究以及学术权力的退出机制。“退出”机制不同于“淘汰”机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学术研究的活力,为此要明确退出情形和完善退出程序,推进平稳顺畅的换血过程,及时遴选与更新德才兼备的学术精英。

 

  (邓磊,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研究员;邓鸿峰,西南大学国际学院研究生)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学术评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余金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