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直接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路由,也间接提出了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中保持战略定力的内在要求。
认清历史方位:找准保持高等教育战略定力的根本出发点
从十九世纪末“北洋大学”“京师大学堂”等零星的近代高等教育机构,到2021年底的3012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4430万在校生、248.75万高等学校教职工、188.52万专任教师),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我国高等教育已然迈入新的历史方位:一方面通过对西方的学习借鉴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也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在这种情境下,伴随“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趋势判断和“东西方”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加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各式“西方衰退论”愈演愈烈,部分激进者甚至认为我国将很快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教育中心。客观来看,虽然西方相对衰落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行的必然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马上就成为高等教育的世界第一,迅速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反,一旦我们依据这种形势判断做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难免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折腾内耗,甚至是衰退没落。为此,站在新的高等教育历史方位,一是需要我们做出清醒的高等教育战略判断,客观认识到: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世界著名大学数量、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产出、教育经费投入强度、留学生教育影响力等,仍旧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二是需要我们做出科学的高等教育战略选择,因势制宜地将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优势转化为高等教育的质量优势,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效能优势,将经济社会长期稳定的环境优势转化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竞争优势。
扎根中国大地:厘清保持高等教育战略定力的关键立足点
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换言之,不同的遗传和环境会催生不同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必然造就高等教育发展独特的遗传和环境,而这种遗传和环境的不同,势必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路径。唯有如此,全国高等教育系统方能一方面因势利导地用好用活各类资源要素,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因势制宜地发挥固有功能,持续引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对“独特历史、独特文化、独特国情”的最好把握和注解,归根结底就在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为此,一是要立足中国国情办教育,既要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又要在世界舞台上切实担负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大学重任。二是要植根中国道路办教育,坚持教育的“四为”服务。三是要聚焦中国特色办教育,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回归本质属性:明确保持高等教育战略定力的核心落脚点
作为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特殊系统,高等教育既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同时也会通过内部自组织优化不断强化本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看,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核心落脚点就在于坚持回归高等教育本质属性,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能盲目地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不能简单地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为此,一是要坚持高等学校的国家属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生产、传播及其运用”需要视为第一需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上,始终从服务国家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角度出发。二是要坚持教育发展的个人属性,将学生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视为人力资本增值投资,要切实考虑学生的回报与收益,无论哪个层次(科类)的高等教育,都应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集聚更多人力资本的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三是要坚持学术生产的人类属性,切实在“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解答中,围绕“人类福祉增进、人类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展学术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始终坚持为人类知识增进生产知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传播知识,为引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运用知识。
(作者系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教授)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