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笔谈】
进入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一阶段,党和国家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学校布局结构、办学效益、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强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宏观实践遵循,也是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引领。以多维协同模式突破层次的隔离、结构的割裂、要素的单一与身份的局限,全面促进学校优质发展,有助于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更好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景。
1 突破层次的“高与低”,确立优质创新、多维协同的发展理念
突破不同层次学校间的隔离,需确立纵横立体、多维协同的发展理念,创建大学主导、政府协调、幼小初高学校一体化发展的行动模式;需要形成理念共创、资源共享、发展共商、文化共育、教研共修的发展格局,以平等对话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主体协同、项目协同、活动协同、时空协同、发展协同。
在主体协同上,一要促进政校协同。地方政府作为学校发展的监管主体与学校合作的协调主体,应充分发挥监督与调控作用,优化协同育人政策环境;学校应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积极融入地方政府改革项目,实现目标一致、行动合拍、政校关系最优化。二要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大主体协同,学校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在项目协同上,可建立联合发布课题机制,组建联合教研指导组,集中攻关“幼小初高大”一体化协同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优质课程研发、课题研究等方面群策群力、共建共筹。在活动协同上,一要推进教学活动协同,通过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教学模式创新,打破固有学科学段概念,重构学科教学教法。二要推进教研活动协同,以多向互动的教研工作模式使各级学校形成合作机制。在时空协同上,推动线上线下“双线”融合互动,变革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资源数字化与配置公平化。在发展协同上,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的运行机制,实现发展共赢。
2 突破结构的“级与类”,创建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发展范式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是整体式、融合式的改革实践,要重构各级各类学校间的逻辑关联、价值关联和实践关联。多维协同实践模式旨在打破学校间的等级与类别划分,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多域联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范式。
推动各级学校之间的联动,创新纵向贯通的培养模式。在基础教育学校内部,开展“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的学段贯通培养模式,通过跨学科、跨学段同课异构等教学模式变革,强化相邻学段的衔接性。聚焦学生发展潜质的差异设计个性化课程与教学,实现学生跨学段交流。在基础教育学校外部,促进高中与大学教育相衔接,贯通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在制度保障上,以新一轮高考改革作为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的重要制度性先导,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的终身学习“立交桥”,通过开展改革试点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探索与大学有效衔接的人文类项目课程、理科类项目课程、工程类项目课程。如建立与“强基计划”衔接的中国大学生先修课程体系,实现高中、高校贯通培养优质创新人才。
推动各类学校之间的联动,创新横向融合的发展模式。第一,促进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融通发展。构建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联合发展机制,通过共制人才培养标准、共商课程体系结构、共享优质师资,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平台。建立中职教育与各类本科教育的衔接机制,拓展职业教育升学渠道。第二,推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结对共建。公办学校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并完善结对共建机制。选派公办学校骨干教师至民办学校参与集体备课、互动评课,组织民办学校教师到公办学校研修,参与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活动,实现教研“双线”互动与资源共享。第三,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学前及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建设从幼儿园至高中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加强融合教育资源建设。
3 突破要素的“少与全”,创新布局合理、要素完备的发展模式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是区域协调、要素联动的改革实践。“少”指向特而精,“全”指向均而优。在学校外部布局上,要打破城乡教育二元壁垒,在学校内部运行上,要实现软件要素协同驱动。
聚焦改革创新,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城乡学校共同体是将城乡学校联结起来的一种协作机制,旨在实现城乡学校在师资配置、教学研究、文化建设等方面互通有无、分享成就、融合发展。在推进过程中,一要扩大政策发展空间,构建“大学区-跨区域”共同体发展框架。在“就近入学”原则下,通过覆盖城乡的大学区制,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再分配。在学区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片发展,扩大城乡学校共同体规模。二要通过名校集团化发展助推城乡学校共同体走向深化。集团化办学是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口支援、委托管理、捆绑发展等模式实现“名校扶弱校”“名校帮新校”“名校带农校”。三要保证共同体内师资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流动。共同体内部可以制定教师“双向流动”的政策法规,建立“下乡补贴”“进修补贴”双向流动补贴制度,激励共同体内部深度交流。
推进学校内部要素联动,加快新优质学校成长。构建优质均衡的学校发展框架,实现学校内部要素的协同驱动是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实践抓手。一要研制学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构建以行动基础、行动思路、行动理念、行动纲要、行动重点、行动保障等为内容的行动计划框架。二要凝练学校文化,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宗旨、育人目标等进行系统总结。三要开展德育提质,坚守办学方向、树立大德育观、力求全面发展。四要创新学校课程,优质化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化建设地方课程、特色化开发校本课程。五要创建更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创设课堂教学新形态。六要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确立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七要推动更开放的学校治理,采取“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方式激发治理动能。八要健全学生评价,以着眼于核心素养引领学生评价方式变革。学校要因地制宜,选择多要素或单一要素进行改进,实现学校内部要素“均而优”。
4 突破身份的“师与生”,“幼小初高大”紧密衔接建设优质教师队伍
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本源”,而教育家精神则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追求。多维协同实践模式,要求“幼小初高大”各学段有效衔接,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成长。教师要突破身份界限,既为师者也为学习者,在互动中实现整体提升。
创新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以成长共同体培育教育家型教师。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存在阶段割裂、学科分离的现实问题,制约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基于此,在“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协同培养的教师教育模式基础上,搭建“幼小初高大”教师成长共同体,创新教师培养路径。通过高校教师与幼小初高学校教师双向挂职、互聘等方式整合“幼小初高大”各学段优质教师资源,打破高校教师、师范生、幼小初高学校教师之间的专业障碍。增进教育主体间教研互通、资源互享,保证教师成长的连续性,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
加强与名师名家交流互鉴,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与经验。“幼小初高大”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建构要求地方政府、高校、幼小初高学校建立联盟,以链式组合促进互补型教师教育资源流动。地方政府要协调整合“幼小初高大”优质教师资源,建立完备的组织与制度保障,保证共同体建设的规范性与发展的可持续性。高校要立足教师教育发展前沿,在为幼小初高学校输送优质师资的同时,搭建名师名家交流互鉴平台,为幼小初高学校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幼小初高学校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在为高校师范生提供实践场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专家引领,横向搭建幼小初高学校与全国中小学名师和著名专家交流的桥梁,使教师可以学习优秀的教学模式与先进的教学方法,在交流学习中积淀教学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总之,以教师成长共同体为动力机制,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柳海民,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原副校长;满 莹,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