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续3年之久,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学生心理及精神层面的健康危机,如何应对和化解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国家之一,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应对疫情大流行带来的学生心理健康危机时也面临巨大挑战。
疫情之后美国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受到美国政府、社会及教育系统的高度重视。
2021年3月,美国颁布《救援计划法案》,为中小学提供1227亿美元的紧急救济金,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儿童精神卫生保健的宣传、培训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尽可能将疫情对学生和教师精神状况的影响降到最低。2021年4月,美国教育部总结学校停课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做法,发布《新冠疫情手册第2卷》,详细介绍了社会情感教学法和文化响应式教学法,指导和规划学生重返校园后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2022年6月通过的《两党安全社区法案》也拨款支持以学校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服务,具体包括为各州拨款5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和扩大学校医疗健康资源(包括心理健康服务);拨款10亿美元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及培训;拨款10亿美元确保学生健康和安全,包括危机干预、自杀预防以及毒品和暴力预防等;通过医疗补助计划,开展学生心理早期筛查和定期筛查。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和人口普查局开展的2021—2022学年公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的调查显示,96%的学校至少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面对面或远程医疗的心理健康服务;34%的学校提供了心理健康筛查,并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量身定制了心理健康服务;68%的学校拥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73%的学校在疫情暴发后,为教职员工提供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培训,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27%的学校增加了社交、情感和心理健康课程。然而资金不足和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缺乏仍然是美国教育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一些学校达不到按师生比1∶500的标准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一些州还出台了专门的儿童心理健康计划,如伊利诺伊州为帮助学生和家庭尽快度过因疫情带来的心理健康危机,于2020年12月启动了“伊利诺伊州儿童心理健康计划(2022—2027)”,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作为增进民众福祉的优先事项。该计划通过组建心理健康、预防、早期识别和治疗四个工作组,协调开展工作以提高公众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集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一些州还推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全覆盖计划。比如,在密歇根州,即使在人口不到5000的小镇,当地学校也与密歇根大学合作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为有需要的学生和家庭提供帮助。
美国各级政府通过法令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回顾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历史,不难发现政府通过法令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各级课程体系,是成功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做法,这确保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
早在1995年,美国健康标准联合委员会就发布了《国家健康教育标准》,并于2007年修订该标准,使得美国学校健康教育有了全国统一的教育目标。之后,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基于《国家健康教育标准》对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用健康的方式表达情感;积极参加有益于心理与情感健康的活动;用健康的方式预防和处理人际冲突;用健康的方式预防和处理情感的压力与焦虑;使用自我控制与冲动控制的策略促进健康;寻求有效帮助,避免或减少不健康的想法、情绪与行为;包容与接受他人的差异性;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州级政府也通过颁布法令,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如2016年纽约州政府在《纽约州教育法》中增加将心理健康纳入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法案生效后要求所有公立中小学都要教授心理健康知识,并制定了《纽约州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框架》,包括自我管理、人际关系管理和资源管理三个维度,其中资源管理维度聚焦培养学生利用个人和社区心理健康资源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如何为自己和他人寻求帮助。一些州还依据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和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制定了课程标准。如马里兰州健康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全面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其中包括心理与情感健康教育标准。该标准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心理与情感健康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能力,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减少学生间的暴力与冲突。该课程标准设置了交流、情绪、心理疾病、抑郁和自杀等十个主题课程,并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内容和所应达到的心理健康目标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呈现专业化、规范化、细致化和全员化特点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已有100多年历史,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团队专业化。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具有学历高、专业化、分工细的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从事学校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资格提出过明确要求,即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5年以上教学经验、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美国正是按照这三项基本要求培养心理健康教师,并专门制定了学校心理教育辅导专业人员培养标准和计划,要求从业人员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心理健康教师学习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儿童发展、学校组织、学习行为和动机等,着重培养教师的心理评估、评价与干预等技能。此外,还必须参加为期一年的实习。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入职门槛也很高,不仅必须具备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还必须具有州一级的心理师注册资格证书和定期参加培训。
美国很多大学专门设置了学生健康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是其主要职责。如芝加哥大学学生健康中心共有62名工作人员,其中,25名专门从事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包括首席精神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危机干预顾问、精神科护士、健康协调员等,他们绝大多数都拥有博士学位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师可以进行心理疾病诊治,并具有开处方药的资格。心理咨询师都持有专业资格证,拥有不同的专攻方向,有的擅长处理学业问题,有的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的擅长处理酒精依赖、药物滥用等问题。同时,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团队还是一个兼顾了不同肤色、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多元化组织,努力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多元化、包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
二是服务流程规范化。2001年,美国新心理健康自由委员会发布了《实现承诺:改变美国的精神卫生健康》报告,提出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改进和扩大学校心理健康项目的目标,对心理健康早期筛查、评估和转介服务的常见做法进行规范。目前,美国各州基本已制定针对各种心理危机的干预方案。如马萨诸塞州建立了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干预、专业干预的三层干预机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干预措施。美国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基本遵循科学识别、预防教育、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妥善诊治、危机应对等流程,服务规范、成熟。在每年夏秋开学季,学校会组织新生开展入学评估,初步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学校还通过专门课程、专题讲座、小组研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面心理健康问题。
三是服务方式细致化。一些学校开通7天24小时的心理急救电话,治疗师随叫随到,提供紧急帮助及持续支持的建议,学生也可以直接前往健康中心寻求危机干预顾问的帮助。许多学校专门开发健康记录系统,学生拥有自己的账户,可以登录系统在线预约、与临床医生沟通、查看健康记录等,参加的所有心理健康服务也记录在册。学校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都提供了相应的预防教育,甚至细化到学生的身体形象、饮食、营养、睡眠等各方面。服务的细致化还体现在保护学生的就诊隐私,未经学生本人同意不得使用和披露学生的健康信息。不愿意暴露身份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网页虚拟访问、登记预约并连接到ZOOM(手机视频会议软件)进行虚拟咨询或参与精神病学相关课程。
四是服务参与全员化。美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工作职责,还充分调动教职工、学生、家长和社区力量,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鼓励各方人士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如芝加哥大学学生健康中心的健康协调员直接对接不同院系,负责就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院系教职工沟通联络。为保护学生安全专门开发的“芝大安全APP”里有协助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功能,芝大警察局的大多数警察都接受过危机干预培训,知道如何与精神异常者进行互动、干预和缓和局势。遭遇严重心理危机或发现精神异常时,学生可以通过“芝大安全APP”直接向警察求助或报警,相关信息也会同时发送至健康中心和各院系负责人,组建起临时的危机处置小组。学校还充分发挥学生志愿者作用,开展“同伴健康倡导者”项目,对有志于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志愿者开展小组活动,进行同龄人心理互助,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氛围。发生危机或突发性事件后,学校通常会整合学校资源,为学生及时举办相关讲座或活动,疏导学生情绪并进行心理指导。
新冠疫情带来的心理和精神危机具有一定的长期性,青少年是较为脆弱的群体,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成为当务之急,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协同参与。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快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坚持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科学理性地看待心理问题,使学生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加大投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不仅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数量,还要加大对其培训力度和开展继续教育;加强校内外广泛合作,学校在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的现实面前,更应充分挖掘资源,加强多方合作,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