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2023-02-10 来源:《学习时报》

  当今世界已进入数字化社会,数字技能已成为人们离不开、必须有的基本技能。何谓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就是为适应和超越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通过相应的公共服务促进和保障社会成员持续学习、主动学习的社会。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基本特征是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这与开放大学的功能定位和历史使命相吻合,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开放大学应积极发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作用,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主动服务好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数字化大学”不同于“大学数字化”。大学数字化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传统大学的办学与管理能力,如提高校园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智慧校园等。数字化大学是在数字化思维与环境下,对大学的教育理念、组织形态、大学制度、学习方式等整个教育系统进行结构性再造与重构。大学数字化是基于能力的物理形态,而数字化大学是基于创新的价值形态。当前,要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赋予公民数字化能力,优化资源利用率,消除数字化鸿沟和教育不平等、不均衡,实现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新生态。因而,必须着力打造数字化大学,以此助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汇聚海量、有用、易学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以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为目标,持续建设和汇聚更多类型、更多领域的海量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实现“总有一门课程适合你”。坚持名师引领、有用易学,确保学习质量。加大对融媒体教材、虚拟仿真实验、新形态课程资源的探索,以新技术赋能数字资源迭代升级,推动优质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加强学习资源质量评价,通过知识图谱、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资源的智能推送和全流程评价,以学习者为中心,推动资源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实现“因需施教”,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

  推进教学过程数字化,不断提高学习者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学得便捷、学得省心、学得高效。打造5G智慧教室、5G全息教室、VR实验室、虚拟演播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智慧教学方式。搭建功能强大的新一代学习平台,支撑大规模、全过程、全链条、全场景的在线教与学。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教学数据治理,实现智能推送、智能答疑和个性化精准服务,形成“因需施教”的服务架构。发挥覆盖全国的网络教学团队作用,推进办学体系优质师资共享,实现跨区域教学辅导,保证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启动考试测评数字化,不断扩大学习支持服务自测性检验和自律性学习。构建大规模在线智慧考试平台,推进数字化题库建设,实现报考、考试实施、成绩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提供自主约考、随学随考等灵活便捷的考试服务。运用人脸识别、远程视频监控、智能监考等技术实现考生签到、监考入场、教师阅卷“一照通验”,确保学历教育质量。同时,对无学历要求的学习者提供单科课程注册学习或模块化知识学习,对知识掌握情况可进行自测性检验,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数字化学习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打造管理服务数字化,不断赋能学习服务的灵活性、便捷性。以数字化推进学校管理和服务的精准、灵活、个性化,打造教学和教学管理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各项职能。推进从“流程驱动”转型为“数据+流程”双驱动,实现核心数据的动态监控、预警、趋势分析和决策辅助,让政策制定有更好的数据支撑,管理行为实现人机协同、灵活施策。提供个性化的助学助教助管服务,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让机器智能服务于广大师生,实现“师师有助教,生生有学伴”。发挥大数据分析系统作用,优化学习服务流程,支撑大规模、高并发、安全便捷的在线教育应用场景,做到“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让人民群众想学、乐学、爱学。

  (作者系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