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边防军发展经验与启示

2024-07-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俄乌冲突至今,双方围绕边境线的交锋只增不减,在民众心理压力和物质损失的共同作用下,一个“振兴边防军”的呼吁顿时引发了俄罗斯国内各方的广泛讨论。作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边防军的演进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俄国家安全需要和战略考量,对建设战略防御型部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俄罗斯边防军的发展沿革

  从公元16世纪起,俄罗斯就有组织武装力量防止外族入侵的传统,到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沙俄的边防军就已经拥有了哥萨克骑兵这样的力量作为边防主力,1832年,沙俄组建专门的海岸警卫队,用以保卫黑海和亚速海地区。虽然沙俄时期的边防武装力量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并未成为正式的国家武装。直至1893年,沙俄财政部正式改组“边界独立军”,边防部队才踏入正规准军事组织行列。这支军队后续不断扩大规模,拥有了34个旅、2个特别部,和一支专门遂行海防任务的舰队,可以说能力完备、规模不容小觑。与众不同的是,这支定性为国家军队的武装力量始终在沙俄财政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有限范围内施展能力,并一直持续至“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沙俄边防独立军领导机构解体,列宁敏锐地判断“国界安全”是捍卫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稳定的主要任务之一,苏联红军成为了当时可以依靠的力量。面对自身绵延的国境线,苏联根据实际情况,在非战线区使部分原边界独立军部队、全俄肃反委员会、工人民兵和地方苏维埃政权形成合力防御;在战线区,则依靠苏联红军与部分游击队按地段进行保护。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手段的逼迫下,苏联在1918年组建新的、实施专职任务的边防部队,但同沙俄时期相似,新的边防军仍在履行财政职能的财政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发挥作用,隶属于财政人民委员会下设的边防总局。经过不断的军事斗争实践,苏联边防军的隶属与指挥权在多个部门间流转,直至1963年,才最终移交至直属于苏联部长会议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直至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立俄联邦边防总局,在原本的苏联边防军基础上组建了俄联邦边防军,且并未将边防军并入俄联邦武装力量,即传统意义上的“俄军”。为了解决愈演愈烈的国内外矛盾,俄边防军不断调整其能力结构、隶属关系、职能作用,但国际恐怖主义、间谍渗透、民族分裂主义等威胁日益严峻,边防军一直未能发挥应有的预期作用。2003年,在普京的强力推动下,俄联邦边防总局并入联邦安全总局,并撤销了边防军司令部,边防军的行动由边防总局直接领导,俄边防军也正式开始交由国家军事组织指挥,主要负责保卫和守卫俄罗斯国界、内海、领海、过境口岸、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自然资源,在战时同俄军一道参与反击外敌入侵的作战。

  俄边防军能力与职能解析

  俄罗斯边防军虽然不直接接受俄军指挥建设,但配备装备并不落后。早在2021年的“俄罗斯边防军日”活动中,时任边防总局局长弗拉基米尔·库利绍夫大将就指出,俄边防军所装备的现代化武器和技术装备型号已超过总数的65%,其中包括新型的雷达站、光学和热成像系统、和其他具备自主技术特点的观察和信号装备。同时,边防军还配备了包括全地形车在内的运载装备,便于进行边界巡逻、逮捕或驱逐进犯边界人员,各类无人机也正在逐渐进入边防军的列装范围,可以说,俄边防军已具备与俄军较为相似的预期作战能力。

  既然如此,可为何装备精良的俄边防军反倒被讨论“需要振兴”?这或许与俄边防军的现实职能与实际承担的任务不相匹配有关。

  1996年,俄罗斯政府开始对边防法及配套措施进行调整加强,在法理规定的引导下,俄边防军的职责范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任务从单一的武装保卫转向了多样化的边境管控。边防军中非军事人员比例的增加,也促使边防军逐渐脱离单一的武装部队角色,渐渐便成了边境的执法机关与维稳部门。当前俄边防军主要承担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打击边境的违法经济活动,包括纠察走私活动、打击违法捕猎捕捞等。新世纪以来,受独联体国家与东欧动乱局势影响,俄罗斯边境线上常常发生军火走私、毒品走私、有色金属走私、商品走私等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和干扰了俄正常的进出口商业活动,还为俄罗斯社会稳定埋下了相当严重的隐患。来自本国和周边国家的非法捕猎捕捞行为,严重破坏了边境区域的生物资源。俄边防军主要通过武力打击与检查管控相结合的方式对边境违法经济行为进行打击,以最大程度保证边境地区的经济安全。

  二是管控非法移民,尤其是前往俄罗斯工作谋生的人员。一直以来,俄罗斯都存在有比较严重的劳动力缺口,对国外劳动力的引进又比较保守限制,导致有不少有前往俄罗斯务工愿望的人员采用非法途径进入其境内,这其中,还包含部分来自周边的难民。非法移民入境通常暗含很多的风险,尤其对社会安全稳定有比较突出的影响,俄边防军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对外来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采取比较克制的管控手段,一面维持边境稳定,一面确保减少流血事件维护本国的国际形象。

  三是压制边境地区恐怖主义活动。俄罗斯受到地缘政治与国际环境影响,边境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相对猖獗,俄边防军则是防止恐怖分子或组织进入俄罗斯境内或借由俄罗斯前往其他国家的主要依靠。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打击行动外,俄边防军还要设法切断恐怖分子或组织在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的来源,但周边复杂的国际形势给予了恐怖主义萌生壮大的环境,致使其反恐多年但局势仍不乐观。

  在履行上述职能时,同周边国家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合作渠道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俄边防军中,不少基层指挥官都具备外语沟通与外事协调的能力。正是因为长期执行较多非战争行动任务,俄边防军在传统武装反击行动或战争行动中的表现才会不尽如人意。在战争背景下,传统武装对抗能力的“振兴”成为了众望所归。

  俄边防军演进特点与经验总结

  虽然俄边防军在俄乌冲突中被呼“需要振兴”,但其实际能力并不羸弱,从俄联邦成立至今发挥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纵观其发展过程,特点十分鲜明,经验值得思考。

  总结俄边防军发展变化的特点,首先会发现其性质多维化。俄罗斯边防军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装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同俄军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在战时支援俄军作战,平时则充当边界的管理部门,承担复杂多样边境管控行动。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俄边防军还承担了一部分的边境情报侦察工作。

  其次是构成多元化。新世纪以来,俄边防军经历过多次的调整改革,最突出的表现就在非军事人员的比例变化。非军事人员比例的增加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处理边境问题专业化程度的同时,也会削弱边防军遂行传统军事任务的能力。同时,边境问题多点位、小规模、低战争烈度的特点也增加了俄边防军对传统战场产生“水土不服”情况的概率。

  最后是职能多样化。对比边防军承担的任务,可以发现其职能范围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俄边防军更像是一个全面承担并解决边境问题的武装综合体。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看,俄罗斯边防军在发展中成为了俄武装力量的重要补充,拓宽了俄武装力量的能力边界,更丰富了俄武装力量的构成层次。

  虽然当前俄边防军正遭受挑战,但其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参考。

  一是坚决有力是边界防卫工作的基本要求。自古以来,边界问题就是中央政府的事权,有关边防的一切制度政策与处理措施都应当保持高度的统一,如果交由专门统一的机构全权负责,往往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这也是为何在长期以来探索过程中,俄边防军一直在调整隶属关系,直至接受政府和总统的直接指挥。除了指挥调度上的高度坚决统一,更要注重边防军战斗力建设,从俄边防军列装的武器装备可以看出,俄边防军这样一支专职任务部队的基础实力建设并不逊色于俄军前线部队。

  二是维稳控势是边界防卫工作的核心要义。边界保卫事务多样、态势复杂,不同于前线战场,稳定才是衡量边界防卫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边防部队想要履行好职责,在平时必须具备处理各类事项的强大综合能力,或是同专职管控部门之间构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还要在战时具备足够的武力,对进犯之敌予以痛击。在此基础上,俄边防军还注重同邻国边防部队的友好往来,俄边防军哨所经常同周边国家边防部队人员进行友好往来,参观学习,在边境上维持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局面,也为其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人才储备是边界防卫工作的核心支撑。俄军不仅仅加大力度建设边防部队院校,还在提高非军事人员比例时做到了转改、招募、培养诸项工作同时进行。俄边防军分层次、分类别对不少“军转民”人员和招募人员进行职业化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另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是俄罗斯对人才培养的态度。虽然俄边防军在近十年以来压缩了经费,精简了机构,但其院校建设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没有丝毫减少,甚至办学档次比以往还有所提升,这份对人才培养的执着与魄力,值得每一支军队学习。

  结语

  俄边防军作为一支专门的边界防卫力量,为俄罗斯的安全稳定发展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边防力量的建设要武力基础和能力拓展并重,要人才培养和现实相合,更要找准边防力量发展同传统武装能力建设之间的平衡点,以此确保平时能维稳,战时能控势。我们通过研究俄边防军的发展历程能够发现,仅仅通过建设一支能力多样的武装力量解决边界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维持国家边界安全稳定,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力完备、素养专业、配合密切的边界防务体系。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