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无人舰队的建设步伐为何越走越紧

2024-04-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3年夏末,美对外宣布建立有史以来首支水面无人舰队,涵盖无人水面航行器等装备,标志着无人艇走向成熟。同时,预计在今年5月,美海军太平洋舰队计划组建第二支水面无人舰队,进一步扩大作战行动中的无人艇比例。近年来,美海军以“分布式作战”概念为牵引,大力推进无人舰队发展,持续组织高强度综合性试验,图谋维持海上霸主地位。美海军无人舰队的建设步伐越走越紧的背后,有何战略考量?历经哪些阶段?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美海军第一支无人水面舰队海上测试

  总体趋势,“摸着石头过河”

  2012年以来,美军认定其战略竞争对手加速建设自身“反介入/区域拒止”力量;反观美海军,由于错误地选择了“朱姆沃尔特”级大型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作为下一代战舰发展方向,在上述项目破产后,主战装备面临着陷入青黄不接的危险。此消彼长之下,美海军全球海上霸主的地位面临严重威胁。于是,美海军提出了“分布式作战”的作战样式,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探索自身向无人舰队转型的途径。总体来看,美海军对于建设无人舰队采取了审慎而坚决的态度,期间遭受过政府内部的质疑、造舰计划的增删改减、具体发展目标经过多次调整,无人舰队建设的日程表始终在稳步推进。如今随着大语言模型不断取得突破,美海军无人舰队的发展或将提档加速,其总体趋势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无人艇的地位逐步提高。对于美海军,无人装备的定位由在最初的军舰所携带执行特种任务的辅助工具,到作为“能力倍增器”和“拓展包”基于舰艇额外能力,再到发展无人集群的主战潜力,无人艇被分配的任务越来越多,被寄予的期望越来越大。

  二是,探索中实现螺旋式上升。从发展方向看,美海军无人舰队的发展理念,从小型无人艇、潜航器到发展大型无人艇,再到二者兼顾的同时深入挖掘小型无人艇的潜力,走过完整的波浪式前进周期。在对无人艇的探索中,美海军作战理念随之不断更新。根据美海军无人艇发展理念的转变,可将其发展历程分成三个阶段,以摸清美海军无人舰队建设的基本发展脉络。

  前期发展:辅助位漫漫转正路

  第一阶段为2007年至2016年,在此阶段,小型无人艇作为战舰执行任务的辅助属性存在。在掌握制海权的背景下,美海军迅速发展无人机、无人潜航器和无人艇,旨在追求作战人员零伤亡。2007年7月,美海军首次发布《海军无人水面舰艇总体规划》,明确了水面无人艇的7项使命任务和5大重点发展技术。此外,在这份规划中,将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描述为“在近海敏感水域使用的,由母舰少量人员操纵或自主运行以执行情报、监视与侦察(ISR)的重要单位”。这些无人武器的对抗目的有三种,分别是近海隐身的水上目标、濒海水雷及雷区内的危险源,和包括恐怖分子小船在内的一些非对称威胁。在此阶段,美海军发展了种类齐全、构型各异的小型无人艇。根据最初的构想,这些小型无人艇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而是与濒海战斗舰搭配使用,其中典型代表为“舰队”级无人艇。

  第二阶段的开启伴随着濒海战斗舰项目的破产,美海军“不得已而为之”。研制无人艇的思路上,美方侧重使用货架产品以控制成本,强调各个系统要分步测试,同时瞄准大型无人艇作为有人艇的延伸,以期为有人艇提供多种能力拓展。在这个阶段,美海军在指导思想和编制上做了初步准备。

美国“游骑兵”号发射“标准-6”导弹

  一方面,美海军提出了“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2017年,美海军连续发布多项顶层文件,正式提出这一尚未完全成熟的概念。当时,美方尚未拥有可以实施“分布式海上作战”的硬件,而要求实现该目标的时间节点越调越前,在海军任务排期上未能留出造实验舰过渡的余地,从而导致新造的大型无人艇系统重蹈“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覆辙——过于先进而不适应实战。此后,美海军先后设置大型无人艇“霸主”、中型无人艇“海上霸主”和大型无人潜航器“黑鱼”三大项目。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所于2019年发布的《海军大型水面无人艇和水下无人潜航器背景和相关问题》,无人系统必须拥有独立航行的能力、相对的低成本以及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据此,美军将无人系统理解为舰船的“外附件”,其中大型无人艇是“导弹匣”,中型无人艇是“传感器包”,助力有人舰船实施“分布式海上作战”。

  然而,这些项目遭到了国会的强烈质疑和批评:美海军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发展相关概念和关键技术?如何在保证质效的同时控制成本?在一系列问题牵引下,美国国会坚决要求美海军必须在建造验证舰前,先在陆地测试子系统;同时,美国政府问责局在审查时多次强调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要求厘清各项目组的隶属关系和负责任务。尽管存在诸多分歧,美各级高层在“扩编舰队的同时大幅增加中小型无人艇的比例”这一点上,最终达成了共识。

  另一方面,美海军齐抓研制和试验,稳步推进无人艇队的愿景。研制方面,2016年,首艘“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艇”技术验证艇“海上猎手”号下水;2017年,美海军组建首支水下无人艇中队,并启动了高度保密的“幽灵舰队霸主”大型无人艇项目;2020年,美授予6家公司4200万美元的项目合同,开展大型无人水面舰艇概念设计工作。试验方面,“环太平洋-2020”联合军演中,美海军首次测试有人/无人艇协同作战,自此有人/无人装备协同成为各类演习主题之一,在“无人系统综合战斗问题-21”等演习中尤为突出。2021年,“游骑兵”号无人水面艇试射“标准”-6导弹,验证了武器模块化的可能性;同年9月,有人与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第59特遣队”成立,随即被派往中东地区开展各项试验。

“海上猎手”号无人艇下水

  当前阶段:试验中深挖主战潜力

  自2022年以来,美海军无人舰队建设“一波三折”地进入新阶段(即第三阶段)。尤其是该年下半年里,鉴于无人艇在俄乌冲突中捷报频传,美海军对无人舰队的类型和意义再作深入思考。由此,在继续推进既定发展时间表的基础上,无人艇(特别是小型无人艇)获得特别关注,美海军开始挖掘无人艇的主战潜力。

  一是,美海军作战思想进一步调整。2022年7月,《美国海军结构规划2045》发布,正式推出“500舰计划”,反映出各高层对美海军舰队规模和结构的认识终趋一致。但在同年10月,无人艇接连被伊朗截获,美朝野震动,无人舰队建设计划遭受较大冲击。美议员一针见血地指出,投入使用技术未成熟的无人艇很有可能使数据链、保密通信系统被敌方破解,就连呼吁“无人战役计划”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也承认“无人舰队这种计划远未被证明是可行的”。同一时期,乌克兰在海军主力早期被损失殆尽的前提下,凭借无人艇对抗俄黑海舰队效果显著,从而向世界展现了无人艇所创造的非对称优势,也为美海军“地狱景观”无人机概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样本,坚定了美海军发展无人舰队的决心,直接启发了五角大楼“复仇者”计划。2024年初,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部门发布招标公告,要求自主海上无人艇能够以蜂群方式监视和拦截舰船,以配合“复仇者”计划。2024年1月,美国海军研究所发布报告《制海权:为什么它对美国海洋战略至关重要》,直言美海军新战略向马汉“回归”。报告指出,美海军需要通过在东亚等前沿地区建设无人舰队,以维持海上力量。

  二是,美海军高强度开展演习测试。2023年8月,美“幽灵舰队”下属的4艘无人艇开展为期5个月的首次亚太部署;同年9月,北约组织“海上无人系统”演习,测试了无人艇的多种使用方式,并探索如何利用无人艇非对称优势实现进攻和防御。美军总结从演习中习得的经验,其中包括选择半潜式作战平台,实现低成本、低探测性和低可视度的统一;利用情报优势,集结大数目的无人艇对单个静止或缓慢移动目标进行围剿;实施波次战术使敌人应接不暇等。同时,美军也敏锐地发觉,在预定的战场范围内,无人艇可发挥极大的优势,同时目前暂无成熟的体系可以对抗无人艇。这些经验给美建设无人舰队提供了重要启示作用。

  三是,美海军成果研制进入快车道。2023年2月,美海军第一艘具有无人驾驶能力的“阿巴拉契科拉”快速运输舰下水;同年12月,美第一艘“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正式入列无人水下中队;美海军“霸主”项目开发的大型无人水面舰艇“先锋”号也在同期下水。其中,作为“完全为无人作业设计”的无人艇,美对外宣称“先锋”号具备其他无人艇所不具备的全新功能。至此,美建造大型无人艇的4个方向(改造已有军舰、改造已有商船、建造专用军舰、建造经特殊设计的商船)已验证3个。此外,2024年2月,美对外透露潜射无人机系统的研制消息,或将利用网关和信号转换技术突破空中和水下的通信难题,有待进一步观察。

  总的来说,美军在大型无人艇的研制技术和各类无人艇的使用经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至2027年,是美舰队转型铺开的重要时间段,无人舰队或将进入全面部署阶段。尽管目前美无人舰队的推进并不算紧锣密鼓,但随着大语言模型跨越式发展,有望解决制约无人艇应用最关键的问题——远洋适航和编组协同,不过,距离完全的自主化、智能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