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2020年发生的纳卡冲突逐渐地被世人遗忘。然而在时隔三年之后,近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关系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当地时间5月22日表示,在生活在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族人的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亚美尼亚承认包含纳卡地区在内的阿塞拜疆领土完整。在随后的25日,他又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表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已就相互承认领土完整达成一致。同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也表示,阿塞拜疆对亚美尼亚没有领土要求。考虑到亚美尼亚正式承认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的一部分,阿亚之间有可能达成和平协议,在承认彼此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具有重要的先决条件。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俄罗斯总统普京、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从左到右)
历史遗留——纳卡冲突难以调解
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核心关切。2020年10月,阿总统阿利耶夫在接受土耳其国家电视台采访时强硬表态,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历史公正”。亚美尼亚方则认为,阿塞拜疆这次发动攻击,是对纳卡地区人民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即不断表露的“独立”意愿的无视。
从历史上看,由于苏联时期民族政策的引导,纳卡地区的居民由阿塞拜疆人为主变成以亚美尼亚人为主,当地居民希望回归亚美尼亚。1921年,苏当局以民族自决为由将纳卡地区划归给亚美尼亚。然而,出于安抚伊斯兰势力并稳住南部边陲的需要,1923年,苏联对行政区重新做了划分,将纳卡地区划给阿塞拜疆,成为“阿塞拜疆苏维埃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州。这次划分引起了当地亚美尼亚人的强烈不满,也为苏联解体后亚阿两国的争端埋下伏笔。正是由于民族和族际主义原则遭到破坏、各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导致纳卡地区民族问题的不平等长期难以消除,由此产生的民族矛盾也难以协调。
此外,从宗教差异上,亚美尼亚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文明的国家。公元301年,亚美尼亚将基督教定为国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单一宗教国家,也是第一个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的国家。而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居民是伊斯兰教的信徒。这两个国家处于不同的文明“断裂带”上,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种不同宗教文明的差异也是两国冲突的重要原因。
政治热点——大国入局竞相博弈
长久以来,俄罗斯将该地区视为其传统势力范围和利益攸关地区,作为该地区博弈的主导国,其战略着眼点不仅限于能源和战略方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综合国力下降,地缘战略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在该地区的影响逐渐减小。2008年发生的俄格冲突更是让俄罗斯清醒地认识到外高加索地区形势对本国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重新调整本国在该地区战略的紧迫性。为此,俄罗斯必须充分重视地缘政治中的这一块软肋,维持并发展同该地区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该地区的力量角逐以稳定俄南部地缘政治环境。
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遏制俄罗斯和伊朗,挤压俄罗斯发展空间,提高美国在外高加索地区安全格局中的作用,美国也将该地区纳入其对外战略中来。由于迫切想要取得该地区话语主导权,美国十分热衷于调解纳卡冲突。美国积极发展同阿塞拜疆的关系以表现其重视该地区的战略地位。1997年阿总统首访美国,两国关系上升为伙伴关系,2003年又上升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两国还在军事领域加强合作。阿塞拜疆亲美远俄的外交政策给美国进一步干预亚阿关系,参与外高加索地区的大国博弈提供了机会。然而,美国参与外高加索地区的博弈,绝不只是为了与阿塞拜疆合作。同时,它还要取得与亚美尼亚关系发展上的平衡。
域外大国的影响除了俄美两国,对亚阿关系影响较大的还有两个国家,就是土耳其和伊朗。土耳其是亚美尼亚的陆地邻国,两国因对“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和纳卡问题存在着严重分歧,至今仍未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此外,土耳其虽然也是一个世俗国家,但是跟阿塞拜疆的情况相似,是一个大多数国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两个国家在宗教信仰基础上的共同感情,拉近了两国的关系。宗教因素和伊斯兰世界的团结,使阿塞拜疆获得了土耳其在纳卡问题上的支持。
政策调整——俄亚关系一波三折
作为第一个承认亚美尼亚独立的国家,俄罗斯与亚美尼亚的关系稳定而友好。亚美尼亚实际上也是外高加索地区俄罗斯唯一的朋友,并且一直将俄置于其对外关系“最优先的方向”。在独联体中,亚俄两国是战略盟友。在外高加索三国中,也以亚俄关系最为密切。
然而,专家表示,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加剧了集体安全组织本就存在的紧张局势。自2022年2月以来,亚美尼亚和其他集安组织成员国多次冷落俄罗斯和普京,这表明该组织正在发生变化。在去年11月的集安组织峰会上,帕希尼扬不但在合照时有意和普京保持距离,还在开场白中对该组织的有效性提出质疑。他说,对阿塞拜疆侵略亚美尼亚的行为,集安组织的回应“令人沮丧”,这严重损害了“集安组织在亚美尼亚国内外的形象”。在近日接受采访时,帕希尼扬更是直言:“在与乌克兰的战争中,我们不是俄罗斯的盟友。我们对那场战争和那场冲突的感受是焦虑,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我们所有的关系。”他补充说,亚美尼亚感觉被困在了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一切似乎更是证实了两国关系正在走向恶化,亚方正在更积极地向西方靠拢。
长夜将明——阿亚或将达成和解
2023年5月25日,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表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已就相互承认领土完整达成一致。在此之前,帕希尼扬曾于22日表示,在当地亚美尼亚人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亚美尼亚准备承认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领土的一部分。在5月28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表示,如果亚美尼亚不再改变其在领土问题上的立场,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签署和平条约。
亚美尼亚之所以决定签署和平条约,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与阿塞拜疆的边境冲突中处于下风。尽管亚美尼亚国内驻扎了俄军第102军事基地,但在乌克兰危机中,普京更希望南高加索地区保持稳定,而不是持续阿亚冲突。因此,普京多次强调纳卡问题必须解决,这给亚美尼亚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亚美尼亚决定和阿塞拜疆和谈。尽管俄罗斯通过斡旋稳定了南高加索地区,但亚美尼亚认为俄罗斯已不再可靠,因此希望转向美国。实际上,去年佩洛西访问亚美尼亚已经埋下了隐患。尽管普京促成了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和解,但随着亚美尼亚立场的转变,或将为俄罗斯带来不利影响。
和平曙光——为持久友谊合作铺路
不过,亚美尼亚外交政策的调整不必引起各方过度紧张,而可将其视为其为使外交关系多样化而做出的努力。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可能要借此表明,他们是独立于莫斯科的全球国际进程的参与者。2020年,双方在俄罗斯的主持下展开谈判,但从那时起,两国的对外关系已经大大多样化。归根结底,和约在哪里签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够签订。
阿塞拜疆国家新闻社5月28日援引阿利耶夫的话报道称:“现在既然亚美尼亚已经承认我们的领土完整,那么对于签署和平条约来说实际上已没有严重障碍。我相信,如果亚美尼亚不再次改变立场,那么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签署和平条约。”亚阿双方此轮会谈意义重大,可能为地区和平创造条件。届时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关系的全面正常化将为南高加索地区制造新的机遇。扭转历史恩怨将为持久的友谊和合作铺平道路。
然而,由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所处外高加索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亚阿两国之间关系正常化道路上的阻碍不仅仅有民族矛盾、宗教文明差异、领土纠纷,背后还蕴含着复杂的利益争夺,以及大国在此的力量角逐及其各自地缘战略目标的排他性。这些影响因素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交织,给该地区原本复杂的局势增添了正常对话的难度。虽然冲突目前处于冻结状态,但达成协议的时间越长,重新陷入敌对状态的可能就越大。
只有彻底抛弃“历史包袱”,全力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各国经济实力,才能够维护当地社会的稳定,确保当地居民的实际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如两国能够尽快实现关系的正常化,不仅将有助于促进双方居民的和睦、安宁,而且还将为高加索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期待着国际社会能够迅速采取行动,以解决纳卡问题,并让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尽快重新走入正常化的外交舞台。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