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作战的行动嬗变

2023-03-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无人车”“无人艇”“无人机”等职能化无人装备应运而生,无人作战系统渗透到战争的众多环节,创新作战形式的实战应用得到不断拓展。纵观近年来爆发的局部战争和区域冲突,无人作战系统在作战行动中表现出色、作用显著,已经被公认为联合作战效能的“倍增器”、战争形态演变的“催化剂”。无人作战系统的大量使用,使得作战形态在制胜理念、作战空间、行动方式上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

  制胜理念之变

  随着微小型无人作战平台在作战中的运用,特别是无人集群技术的发展,实现由传统作战“重精兵作战轻数量规模”的理念,向“小而多”胜“大而少”转变,达到了动态聚能、精准释能、以量取胜的作战效果。

  多胜精。无人集群,特别是小型无人机集群,数量多、体积小,作战中对共同目标能够实施多方向、立体同时突入,造成敌防御体系在探测、跟踪和拦截能力上的饱和,最终以数量优势消耗敌防御能力,突破敌防御体系,完成对目标的攻击。而且无人机集群,平台成本低,可以过度消耗敌方作战资源与实力,陷敌于“打不起、防不着”的被动局面,其实施的覆盖式、强压式打击行动,能够以强大的突防能力与打击火力给敌造成重大损伤。2015年4月,美国海军研究团队对无人机蜂群战法进行试验,由8架无人机集群攻击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宙斯盾”防空系统,在应对无人机蜂群作战时,“宙斯盾”防空系统也很难合理分配火力,8架无人机至少有2.8架无人机能避开拦截,即使“宙斯盾”系统升级为现有最先进技术也至少有1架无人机可突防成功。如果数量增至10架以上,则只能拦截前面的7架左右。无人机蜂群这种饱和式攻击,颠覆了“精兵制胜”理念,使得“多胜精”成为现实。

  小克大。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曾说,“过去的战争哲学是大吃小”。无论冷兵器、热兵器时期,还是机械化战争时期,大阵型压制小阵型、大规模压制小规模都是制胜之道,甚至装备也是大炮克小炮、大舰打小舰的“大克小”模式。

  进入信息时代,无人作战可能改变战争的制胜法则。无人作战平台,由于无需设置人员乘载空间,与同类有人作战平台相比,尺寸要小得多,而且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将不同功能的无人作战平台小型化、微型化。比如美军“灰山鹑”无人机,其单个作战能力虽然有限,但可抵近攻击甚至接触敌指挥、通信和武器系统的关键部位攻击,精确性高、毁伤效果好,就像黄蜂尾巴上的刺可杀死体型比其大得多的动物一样,能以小博大。未来战场,微小型无人作战平台的广泛运用,可能出现“蚂蚁啃大象”和“小鬼擒巨魔”的“以小制大、以微制巨”的战争奇观。

  作战空间之变

  信息化战场已充斥陆、海、空、天、网、电多维空间,但受人的生理、作战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部分有形空间还无法或不便涉足。然而无人作战平台,具有平台“无人”、体积微小优势,能渗透到战场各个角落,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全空间、全方位作战。

  可进入人类难以生存空间。现代战争,战场已不限于有形空间,已进入陆海空天网电有形与无形并行空间,甚至进入心理意志维度。虽然如此,但受制于人的生理、心理极限和其他多种因素,比如高海拔地区、核生化沾染区、极地、深海、太空、外太空等空间,有人作战平台和装备仍无法有效进入,还是存在诸多“无人区域”,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全域多维空间作战。而无人平台的“无人”优势,能克服人类生理、心理的限制,能适应包括高温、极寒、高压、缺氧、有毒、辐射等恶劣战场环境及作战空间,人类自身无法涉足的物理空间,对于无人平台来说都不是障碍。这意味着从“太空”到“深海”甚至“极地”的广大空间将不再有作战“真空地带”,作战边界将向全域多维延展,行动空间将拓展至整个作战领域。

  可进入人员难以突入场所。有些场所、空间,受制于安全保密、作战指挥的需要,通常防护严密、戒备森严,人员难以突入,比如敌作战决策的指挥中心、武器系统等核心场所和要害部位。而微型作战平台,如微小型无人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充分利用地形、建筑、器物等遮挡隐蔽,能有效躲避敌方雷达侦察,突破敌防护,渗透至指挥中枢或重要部位,实现维度“内扩”。当然微小型无人机,不仅能渗透到敌重要场所,还能根据指令获取相关情报,甚至对敌重要目标内的人员、设施实施猝不及防的精确猎杀和协同攻击,实施“微创式打击”。2017年11月,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会议上,“杀手机器人”的演示震惊世人,一只成人掌心大小的微型无人机飞入会场,灵敏地闪过演讲人抓捕,通过面部识别瞬间击中目标人像,正中眉心,一击命中。

  行动方式之变

  从越南战争美军首次使用无人飞机,拉开了无人作战平台参战的序幕,而随着无人系统技术水平的发展,无人作战平台将从单个、零散应用向集群、规模化运用转变,其控制方式也将从单平台后方指控中心控制向智能自主、有/无人协同转变。

  有/无人协同。对无人作战平台的控制,经历了“人在回路中”的初级阶段、“人在回路上”的中级阶段控制模式,这两种模式通常都由后方控制中心下达协同指令进行间接配合,信息流转环节多、时间长,易丧失作战时机。而有/无人协同模式,是无人平台与有人平台间在信息传递与作战控制上的直接交互,极大地增强了有人作战力量借助无人系统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而且无人平台能够对有人平台的协同指令即时响应,提高了协同效果和效率,而且无人作战平台先行行动、靠前配置,减少了有人作战力量的伤亡。比如美国的“忠诚僚机”项目,探索实践XQ-58A“女武神”无人僚机与F-35飞机协同作战,有人驾驶长机在敌防空火力范围外指挥和控制无人僚机进行协同作战,同时僚机根据长机意图可自主实施独立作战,最大限度保护有人机安全。欧洲、俄罗斯也同步跟进,发展自己的“神经元”“猎人”等职能无人机空战飞机,“无人+有人”空战模式正逐步从概念成为现实。

  母舰式行动。微小型无人作战平台,体积小,预警距离短,侦察发现难,但也存在速度较慢、续航能力较弱、机动性能不强的问题,特别再装载各种载荷,续航能力、速度和机动性能进一步下降。而母舰式行动,好比“卒”搭载“车”机动,微小型无人作战平台以海空大型平台为运输载体,发挥载机平台长航程、高速度和长时间滞空的优势,实现微小型无人作战平台远程机动、多域部署。母舰式行动,微小型无人作战平台实现了远程机动和实施抵近作战的双重优势,有效克服了机动速度慢、远程机动能力弱以及工作时间有限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作战效能。比如,美国海军实施的“无人机母舰”计划,可装载100架固定翼无人机群、12架大型旋转翼无人机以及5架MH-60R多用途反潜直升机,利用母舰可完成4500海里的机动,解决微小型无人作战平台远距离作战问题。

  (作者单位:陆军步兵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谢德)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