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的生命线。”要树立大政工理念,把部队、社会、家庭衔接起来,把军内军外、网上网下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军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为了更好发挥政治工作优势,永葆政治工作生命力,有必要把军队政治工作融入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之中,努力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军地政治工作力量和资源比较优势,不断增强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努力开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可靠政治保障和有力支撑。
客观必要性
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呼唤,确保人民军队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充分发挥军地政治工作相关主体、资源、机制、制度等作用,形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高效合作、协作联动的政治工作体系。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具有现实的客观必要性。
继承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我军创建之初召开的古田会议就确立了政治工作在建军治军中生命线地位,通过的会议决议在许多方面体现“军民一体”政治工作内容,提出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作为红军目标,明确了“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等许多军地军民相结合的政治工作方法,强调要创造和谐融洽军地关系,提高红军与民众的凝聚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初步走开了军民一体的政治工作道路。我军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军民一体的政治工作优良传统,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军民鱼水情”,为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促进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内的方方面面建设的总要求。军队政治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内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要求推动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推进政治工作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军地军民政治工作资源共建共享、政治工作协同协力。加快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将军队政治工作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可实现军地政治工作资源共享、力量协同,使军队政治工作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和力量,提高军队政治工作质量效率。
顺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数据爆炸性增长的趋势正在全时域、多层次、宽角度地影响广大官兵的思想意识,提升官兵处理信息、分辨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信息网络融入社会方方面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政治工作,运用网络空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程度减少网络信息混杂难辨、容易失密泄密等问题,成为政治工作不容忽视的现实挑战;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推动军队政治工作智慧化、精确化,利用人工智能增强政治工作实效性,成为政治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具有综合性、集成性等特点,体现着国家整体科技能力。顺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特点规律要求,需要主动融入国家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战略,借力地方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加快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
更好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新时代人民军队坚决履行“四个战略支撑”的使命任务,拓展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运行模式,使政治工作的综合性、全域性、外向性等特征更加突出,要求军队政治工作的内容不能只限于军队自身的工作和任务,而且还要与党和国家的阶段性任务和长期性战略等相衔接,将军队政治工作涵盖到军队的平时训练管理和军队履行的各项战争及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全过程全环节,同时要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服务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及其拓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加快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牢固确立全局意识,不断拓宽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活跃工作方式,密切军队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等各方面联系与合作,形成政治工作合力,为人民军队更好履行新时代“四个战略支撑”的使命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主要着力点
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需要深入把握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紧紧抓住影响政治工作全局的重点工作持续用力,按照战斗力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紧密合作与严把关口、为军服务与为民服务等相统一的要求,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推动政治工作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一体化思想政治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队伍,需大力推进军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交流合作,既要发挥地方专家、高等院校教师、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思教人员等作用,充实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又要发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优势,为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等服务。一体化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是教育资源,需大力推动军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双向开放和共建共享,既要充分利用社会优良传统、风尚、作风和地方红色资源等丰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把军队光荣历史、优良传统等纳入地方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思想政治建设的目的是增进效果,需充分发挥军地人才、资源等优势推动军地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发展,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老旧、狭窄、单调”及其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推进一体化意识形态工作,是要凝聚军地各方力量,形成意识形态建设和斗争合力,更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为此,需充分利用军地各自优势和专长,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基础,提升意识形态斗争能力,增强意识形态建设和斗争效果;军地需充分共享舆情预警平台信息,及时掌控舆情动态,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做到问题及时发现、精准识破、迅速控制、有效防御、精准反制;着力打造全体系、多领域军地网络舆论等协同对抗系统,加强军地协作网络思想防御力量和舆论斗争力量,军民协同做好网络舆论的常态化监督和引导,合力回击敌对势力对我军的攻击、抹黑和造谣。
战斗精神培育。战斗精神的培育不仅取决于军队的磨砺打造,还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需大力推进一体化战斗精神培育,增强战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为此,需努力构建部队、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战斗精神培育网络,补齐战斗精神培育工作短板和缺口,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打造全方位、全时空、多层次战斗精神培育格局;军队要积极支持和协助地方搞好国防教育,提升社会对军人职业及军事行动认同度,营造崇尚军人职业浓厚社会氛围,激发军人职业荣誉感和牺牲奉献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武德文化和人民军队红色文化深度交融,夯实强军文化底蕴根基,厚植战斗精神文化滋养,增强凝聚力、催生战斗力。
反腐倡廉工作。坚持廉洁出凝聚力战斗力、对腐败零容忍,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鲜明导向。推进一体化反腐倡廉工作,对加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和增强反腐倡廉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为此,需建立军地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共享技术手段、分享信息资源,协调开展工作,增强预防腐败和反腐败斗争成效;建立军地反腐败斗争信息通报机制,针对涉及军地双方的腐败问题、情况、人员等,军地可依规依法互通情报和共享信息,加快办案工作速度,提高办案工作效率;军地合作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协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民军队红色基因,学习互鉴有关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经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筑牢广大官兵抵制腐朽思想侵蚀防线。
安全保卫工作。推进一体化安全保卫工作,可有效利用军地力量和资源解决军队保卫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为此,需加强军警民联防联治,建立军地隐蔽斗争、治安防控、军地互涉案件侦查、群体性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形成维护部队和社会稳定的整体合力;整合军地安全保卫资源,既要积极发挥地方在科技和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优势,提高军队安全保卫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要积极发挥地方安全保卫部门的查案、办案等方面作用,加大对重要军事目标、军事设施等周边敌社情调查力度,提高军队安全保卫工作效率;有效整合军地情报信息,军队保卫部门与驻地国安、公安等部门建立情报互通机制,及时掌握防间保密、三股势力等敌情社情信息,及时掌控各类案件发生发展态势。
人才培养使用。军队人才不仅来源于地方,而且培养使用有赖于地方。推进一体化人才培养使用,协同开展军队人才培养使用工作,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军队人才必要途径。为此,需打破军地人才培养相互分离的格局,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推动军事人才军地合力培养使用;把军队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行整体谋划,建立完善一体化培养目标、标准、人才数量、时间、课程等框架;健全人才一体化培养使用领导机制、教育机制、保障机制、监督管理体制,确保人才一体化培养使用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加强军队人才一体化培养使用法治保障,修订完善《国防法》《教育法》等法律,制定军队人才一体化培养使用专项法规政策。
军人权益保障。推进一体化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有助于营造尊崇军人氛围,增加军人荣誉感,凝聚强军兴军意志和力量。为此,需不断创新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内容形式,把培养牺牲奉献精神与优抚政策制度统一起来,推动军人权益保障立法,深化医疗、住房和工资、保险等制度调整改革,提升军事职业优势;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复转军人安置、军队退休干部和伤病残人员移交、随军家属就业等工作;军地协同建立军人荣誉法规体系,完善和落实军人荣誉制度,将军队奖励纳入国家荣誉制度范畴,提高军人荣誉社会认可度;推动地方建设和维护好军队优良传统设施基地,规范节庆、阅兵、烈士公祭等活动,营造关心国防、崇尚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
系列重要举措
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涉及军地政治工作的不同主体、客体、资源等,需要深化对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的认识,加强对一体化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建立健全一体化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等。
深化认识,更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需破除封闭保守、自成一体等狭隘观念,深刻认识和理解融通军地优势资源,推动政治工作创新发展重要性必要性,形成开放包容、胸怀全局意识。首要的是要领会和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了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生命线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就要求把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与强国梦强军梦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军地一体化的大政工格局,不断丰富协同形式,拓展协同范围,提升协同层次。
加强领导,统筹谋划。集中高效、统一有序的领导体制是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发挥作用的组织保证。为此,要确保党对一体化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中央对一体化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军地各级党组织谋大事、抓大事功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各项决策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建立健全一体化政治工作协调机制,协调好军地各级和各相关部门政治工作,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制定相关政策等,实现一体化政治工作的上下联动、归口管理、顺畅高效。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引领,制定完善一体化政治工作发展战略。
完善法规,健全制度。法规制度是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的制度保障,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党管武装、优抚抚恤、涉军维权等相关法规政策制度,但难以满足一体化政治工作需要。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需要树立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法治理念,坚持源头抓、体系建、规范管,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做到一体化政治工作依法运行、有序运转、自发推进。相关法规制度建设需要体现群众性,尽量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照顾各方利益;相关内容规定需要突出系统性,覆盖领导机制、组织运行、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配置、监督奖惩等方面,使决策有依据、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确保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健康运行。
加强督导,落实考核。加强督促指导、完善考核评价是构建一体化政治工作体系的必要手段。军地政治工作的一体化容易产生上级监督不严、自身监督过松、双方无法监督等问题,一体化政治工作各级领导机构需要强化责任担当、加大督导力度,把各参与主体履行政治工作职责纳入行政监察范围、常规业务检查之中,及时发现问题苗头进行指导帮助。建立切实可行的一体化政治工作考核机制,确立一体化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科学制定考核实施细则,依据一体化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标准进行测评,实施长效管理;建立问责机制,根据考核情况,依据奖惩相关措施进行鼓励和问责,助力一体化政治工作的有效推进。
(作者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空军航空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