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之中外名家对话

2023-11-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于10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沙特、伊朗、巴西、印尼、越南、柬埔寨、斐济等9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官方代表团出席,参会代表数量和层级创历史新高。本届论坛聚焦全球安全倡议,以“共同安全、持久和平”为主题,设立4个全体会议、8个平行分组会议,举办了“高端对话”“中外名家对话”“中外青年军官学者研讨会”“孙子兵法专题研讨会”等专题研讨。与会中外学者共议安全难题、求解安全之策、共谋促进安全合作之道。中国社会科学网特节选“中外名家对话”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中外名家对话会  谢德 摄

  会议主题:中国在维护亚太安全中的作用

  会议时间:2023年10月29日

  会议地址: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吴心伯: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吴心伯,同时也在复旦大学做国际关系研究,今天邀请到本领域非常知名的专家,共同参加这场中外名家对话,我介绍一下嘉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国际安全策略清华研究院创始人傅莹;

  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世界经济与国际事务学院院长谢尔盖·卡拉加诺夫;

  美国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东亚项目首席主任迈克尔·史文;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

  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黄载皓。

  吴心伯:在过去30余年(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一直维持相对稳定,欧洲、中东却相继出现了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尽管有一些地缘政治紧张或者地区的热点问题,但亚太地区仍然维持和平稳定,如何解读这样一种国际局面。

  傅莹:非常感谢吴教授。首先我要提一下,上周中国外交部发布一份新文件《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文件的核心精神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以自身发展促进周边地区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显示了中国对地区的乐观看法,重申了对地区未来发展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的承诺。中国致力于推动和平与发展的同时,将持续利用经济增长成果,与周边国家共同分享机遇。根据亚洲银行的预测,在过去42年时间中,亚洲GDP增长7倍。有经济学家在描述这一经济现象时,把它叫做“亚太区的经济发展奇迹”。亚太经济发展背后有大量的原因,我提三点:

  一是区域和平稳定。基本上,在亚洲国家,一直都关注经济的发展,将注意力放在和平合作上。这使得过去几十年的日程,没有大的战争和政治冲突,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地区动荡,各国聚焦经济发展,把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合作作为外交的主要议程。因此,过去40年相对比较和平稳健。

  二是注重合作对话。冷战之后亚太地区抓住机遇,迅速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多边合作,而且整个亚太地区也快速进入到区域一体化。在此过程中,东盟发挥了重要的凝聚作用,很多东盟领导非常有能力,推动了东盟的区域发展进程,而中国是东盟中心地位的最坚定支持者,中国起到了支持东盟的核心作用。

  三是经济全球化背景。经济的全球化包括市场生产要素,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全部融合在一起,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布,位置也非常理想,从而吸引了更多区域的投资。亚太地区不断在改进营商环境,当然,在此过程中,中国为亚太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发挥了核心作用,中国是大部分亚太国家第一大国际贸易合作国,中国区域快速发展的红利被周边国家所享有。同时,亚太地区的增长大概有50%是在中国推动下实现的。

  谢尔盖·卡拉加诺夫:我非常同意傅莹女士的观点。另外,我们认为,亚洲地区以及中国、美国之间要实现平衡,目前还处在早期的阶段,我们仍然要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在亚洲地区,也应加强管理,美国不必干预中国或者亚洲相关的事务,这些方面我们是非常谨慎的。欧洲的历史上是充斥着很多战争的。在欧洲内部,和平、稳定或者相应的战争,总是与欧洲内部的问题紧密相关。还有,北约东扩会导致战争,很多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也可以看到,北约东扩导致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我们也希望,冲突不再进一步升级,对此我们还是要非常谨慎的。

  吴心伯:好的,谢谢。黄教授,您有什么样的观点吗?

  黄载皓:谢谢吴院长,我以第三方角度来看整个世界的趋势。会议的题目有三个核心单词:“中国”“维护”“亚太”。我以这三个核心分享一下我的观点,也回应一下前面几位嘉宾的发言。

  现在世界动荡主要的原因,各地区失去平衡。俄乌战争、中东(巴以冲突)都是如此。亚太地区相对比较平稳。美国没有看清全局,战略和战术都不明确。美国缺乏一致性的愿景与政策,这是造成当前国际秩序不稳定的原因。有趣的是,今天“亚太”这个词,对话主题的“亚太”,不是印太。亚太,经济和合作的成分比较多;相对而言,印太,安全和竞争的色彩多一些。我觉得,中国不必担心“印太”这个词,因为目前的中国,综合国力已经超越亚太地区。

  陈东晓:在冷战之后,亚太地区维护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局面,其背后的驱动力到底是什么?在过去几十年当中,亚太地区相对和平和稳定,我们必须找到一种独特的“亚太方式”,来应对或者维护亚太的安全以及经济的发展。这种开放的区域主义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它一直保持亚太地区的安全和和平。在部分上能够解释,为什么亚太地区在过去实现40年的和平安全与发展,这种开放式的区域主义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

  一是经济发展合作。它超越了我们的意识形态,以及政府方面的分歧。

  二是涉及开放式区域主义。它意味着,不论是大国或者小国,都需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都应该以平等的方式遵循社会的规则,我们不应该有双重标准,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亚太地区在未来是不是能够继续保持和平和安全?中美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也不要忘记亚太其他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小国,不要把亚太分成几个派系,这一点我认为是更加重要的。一些中立的国家,可以继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像东盟国家,能在亚太地区消弭分歧,能够实现相关的合作。

  吴心伯:我觉得,开放的区域主义是有它的价值的。一些主要的国家,比如说中国和美国,各自的政策会影响到区域的和平稳定。刚刚讲到中国在区域安全中所扮演的角色,您如何看待中国在过去30年当中维护亚太安全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和美国维护亚太安全中的角色比较。从傅莹女士开始。

  傅莹:中国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正在推动亚太地区经济非常好的发展,在国家当中,美国也是受益很多。我大概能够猜测逻辑的源头,来自于国际政治几十年、几百年来权力更迭的历史经验,但中国的发展进程是完全不同的。中美的发展背景也完全不一样,中国属于亚洲的文明,中国崇尚基于自身悠久历史文化的道德标准和信念,并且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主张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国际关系,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美之间有很多的不同,中国认为所有国家都有追求自己发展道路的权利,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支持和受益。如果认为中国因为成功发展强大而成为亚太区域的一个“威胁”,那将来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崛起又会怎样呢?难道就不能容纳西方之外的国家实现发展吗?这样的观点凸显了旧的地缘政治逻辑。

  时代不同了,经济全球化稀释了国际权力,使之不再是某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专属。中国在发展强大的进程中,没有威胁到任何人,中国的成功是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战争和侵略而获得的。为什么美国对于全球影响力减弱有焦虑?一方面是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美国自己不断犯错的结果,譬如美国的战略透支和国内矛盾的积累,这都是美国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中国带来的。在判断中美关系的时候,只有发现自身的不足,美国才能够真正审视自身问题之所在,从而成为区域发展正面的贡献者。

  刚刚黄教授提到“第三方”,基本上,所有的亚洲国家都不想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美国是很孤单的在寻求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试图把区域割裂开来,在此过程当中,有时会将安全政治化,将区域经济安全与政治相关联在一起。

  吴心伯:刚刚傅莹大使提出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权力的更迭,不见得在其他国家会形成同样的结果,还是要看如何管理整个权力更迭的过程;二是为什么中国是在经济发展当中变得更加强大?中国的增长也有自己的脆弱性,可能会限制部分外部行动。我想问一下迈克尔·史文先生,请问您想不想回应一下傅莹大使的观点?

  迈克尔·史文:根本的问题是,在任何国际体系下,首先要平衡不同国家间的需求,在平衡中寻求进一步深入合作。要寻求各相关方面共同的利益点,探讨经济发展相同的诉求,看有没有相同的历史遗留问题要解决。

  再有就是,仍存在非常多基础制度层面的不确定性。国家之间,以及全球社群当中,并没有实现监督管理制度的全覆盖。国际社会有联合国,但是联合国没有办法去监管所有的冲突。现在我们所遇到的是大国的权力更迭及其对于小国的影响,毫无疑问肯定会有不确定性。

  我们知道,中国的崛起,肯定会有多方面的效应和结果,但是可能会有不确定性的结果产生。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和美国现在都有区域的利益诉求,或者在区域当中想要形成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保护中国的海岸线,也在寻求形成自己的海上能力。中美关系在亚太地区足以影响地区发展稳定、秩序和这个区域的方方面面。在此过程当中,我们一些观点会有差别,不能说中国认为各国先求大同再存小异,我们就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多基础性的问题,并不能说完全是由某一国造成的,它是由于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而且它可能会引发国际秩序的变化。

  吴心伯:迈克尔·史文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认为美国是民主,你认为民主和平,一些现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理解。美国加入很多地区的冲突和战争,比其他的大国参加冲突和战争更多,又怎么解释呢?你提到政治的体制,同时提到战略的文化。回顾历史和现在的情况,我觉得战略文化是很关键的一点。请黄博士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观点,有关中国在维护亚太安全中的作用。同时您也可以评论一下美国及其盟国在这方面的作用。

  黄载皓:我觉得没有天使和恶魔,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中。对于第三国来说生存是最重要的,不论环境如何变,能保障我们的幸福才是最好的。相比别的地区,亚太地区比较稳定。中美之间的相对平衡可以维持,两国这几年摩擦和对立比较多,现在到了该出手管理的时间了。

  吴心伯:权力或者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安全政策。一方会决定如何利用它的权力,怎么去做才能对这个国家的利益是有益,我们也可以预计在未来的10年或者50年有可能会有冲突,但是我们要避免亚太地区的冲突。这对亚太和整个世界都是有益的。我的问题是哪一种安全的立场,哪一种安全的思维,能够有利于我们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和平?下面有请陈东晓院长回应一下这个问题。

  陈东晓:我认为,涉及到新安全理念而言,当今世界我们所处的是竞争的时代,体现为人的思维方式或者理念竞争的状态,而大家对于安全的理念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对于中国来讲,我们想贡献新的理念和思维在安全领域。我们会有过去的传承,也有创新。

  一是没有集团阵营相关的政策,不结盟。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是相互之间的阵营,有越来越多不同的阵营,这些不同的阵营会针对一些具体的国家。

  二是没有军事战争特别是核战争。我想在过去几年,我们中国政府已经在很多场合不断的强调,其实战争并不是一种处理各个国家不同分歧的方法,它会造成不同的危机,中国政府也再一次重申无战争的观点。

  三是没有双重标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能会导致冲突或者对立,也就是分歧。对于全球重要的理念或者标准不同理解,比如说不干涉他国的内政,也不会威胁到别的国家主权,就国家主权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政府强调:合作安全、整体安全、共同安全、可持续安全,并希望有更多深层有效的对话。我想这是中国政府在过去十年对于安全理念作出的重要贡献。

  总结而言,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其他国家都开展了很好双边外交,我们关注区域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我们也想进一步推进加强国际关系的发展。

  吴心伯:非常感谢您,接下来是谢尔盖·卡拉加诺夫,我们不主张核战争,在这个地区有什么样的安全理念?

  谢尔盖·卡拉加诺夫:我一直在研究中国的理念,我发现孔子也有很多相关的理念。我们不应该只看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因为中国是全球的大国,对于全球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个对于亚太地区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我也认同双赢的安全理念。在过去这么多年中,我们一直在说要实现双赢,我们要让所有的相关方都受益。但不幸的是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我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需要和不同的国家达到平衡。对于美国来讲,它似乎对于稳定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在这里,对于所有的相关方来讲,最好还是要劝服美国加强安全决策。

  当然俄罗斯也是一个关键点,我们也希望与中国保持友好,我们要有和平贸易,同时也争取自己在国际上的权利。我们在全球希望保持独立性,这是一个地球。因为美国和西方社会始终想施加自己的影响去改变全球化,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新的理论或者新的全球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必须要通过所有人的参与,作为合作伙伴来决定。

  吴心伯:迈克尔·史文先生,你新的想法是什么呢?如何才能管理这个区域当中权力的更迭?如果我们想要维持和平稳定的话,有没有一些思路供我们参考?

  迈克尔·史文:“俄罗斯是全球和平稳定的力量”这句话还在我的脑海中回响。现在毫无疑问,这个世界面对的情况是没有一个国家力量能够影响方方面面,现在的世界过于复杂,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利益交织,不同国家的牵扯,所以需要找到一种公式,或者最终把它叫做全球新的融合。

  吴心伯:在这场对话的最后,我想要强调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都希望维护区域的和平与发展,而良好的中美关系是打开这个问题的钥匙。

  (本文发表时有节选,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