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不确定性的王国,战争中所依据的情况有四分之三好像隐藏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换言之,战场情况只有四分之一是已知的,有四分之三是未知的,这就为正确认知战场环境提供了广阔空间。
古人云“知天知地,胜乃无穷”。所谓战场环境,是战场及其周围对作战活动有影响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统称。对战场环境的认知是优秀指挥员必备的能力素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全面、准确地认识一个事物,必须从不同角度去客观看待。随着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战场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战训耦合,从多个维度、多面视角观察认知战场环境。
通观全面,整体感知。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战场环境已经成为一个涵盖内容多、关联程度高、转换变化快的“巨系统”。美军把战场环境区分为自然环境、军事环境、民事环境3个方面18大类347个子项,每1个子项又根据条件的性质和程度划分为若干内容。在研判战场环境时,要高度重视战场环境信息的全面性,做到全面尽知,不仅要查明地形、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还要查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价值理念、主流舆论等人文环境,以及网络、太空和电磁等无形环境,谨防因小失大,产生“蝴蝶效应”,导致战争的失败。
洞悉后面,明察深知。面对浩如烟海的战场环境信息,为防止“信息中毒”,影响指挥决策的效率,必须具备透过表面、洞察背后深层次原因的能力。一方面,要坚持军民融合,充分发挥地方院校、民间咨询机构、国有大型企业、勘测机构等不同单位的专业优势,建立有效协作、信息共享机制,挖掘开源情报信息的隐含信息;另一方面,要统筹军队专业情报信息资源整合,打通不同军兵种情报信息获取“壁垒”,达成优势互补。同时,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手段,从海量信息中精准判断敌方军事实力、战争潜力、动员能力、外部支援等情况,抓住关键谋划作战。
想在前面,主动先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战场环境变化规律就隐藏于战场环境的认识实践中,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训练,才能博闻强志、厚积薄发。在美国军校中,“乘骑训练”是一门必需课程, 学员跋山涉水考察古今各类战场,就是为了提升战场环境感知与认知能力,把握战场环境变化规律。历史上,因为对战场环境变化规律研判不准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例子有很多:拿破仑、希特勒都曾兵临莫斯科城下却功败垂成,极寒天气提前到来是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其抱怨“上帝都加入了俄罗斯国籍”,不如战前充分预想战场环境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预判在前,方能赢得战场主动。
联系点面,关联辨知。面是全局,点是面的局部,是影响全局的关键点,点面结合符合事物认知规律。在认知战场环境时,既要有通观全局的眼光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又要观照好局部各个点位,把注意力放在对全局有决定影响的点位上。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斗。解放战争中,东北战场决战首先选择夺取锦州,而夺取锦州必须守住塔山。这都反映出在认知战场环境时,一定要做到点面结合,在通观全局的基础上,辨准影响全局的关键节点,围绕关键节点谋划全局,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换位对面,反觇鉴知。战争实践表明,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敌方的角度,来推断出敌方对我军计划行动的可能认识及采取的应对之策,尔后针对性地制定出高敌一筹的策略,进而达成出奇制胜。战场环境及变化规律客观存在,认识并把握战场环境变化规律表现为智力的角逐、认知的对抗,并通过科学地运用“换位思考”,有针对性地施计用谋成为把握战场、克敌制胜的关键。科学有效的“换位思考”必须依赖于对战场环境深入而充分的理解,才能设身处地知敌所想、料敌所为,将计就计,战而胜之。例如,在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能料定曹操舍大道而走华容小道,就是在对战场周围地理环境了然于胸的基础上,从曹操角度进行换位思考的结果。
(作者单位:陆军指挥学院训练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