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变迁与减贫: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2023-09-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15年9月,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目标是消除贫困,也就是到2030年时全世界不再存在生活在极端贫穷的人口。

  我国政府为减贫事业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20年,我国所有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超过了国际贫困线,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对于2030年的减贫目标,不少国家的减贫进程缓慢,尤其过去几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战争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和石油价格上涨,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不利影响,贫困人口不仅没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现在距离2030年还剩下7年时间,完成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的目标需要我们加紧努力。“思路决定出路”,只要思路对了,往既定的方向去努力,没有贫困的世界这个目标仍有可能实现。

  思路来自于理论,这些年,我个人基于中国发展经验总结其背后道理,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被称为“第三代发展经济学”。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要消除贫困,最重要的是需要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各个地方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

  贫困代表没有财富、没有资本,这样的人要获取收入,最重要的就是靠其劳动力的就业;相对而言,有财富、有资本的富人,其收入当中会更多来自于资本收益。这是穷人和富人的最大差异。

  怎样让穷人靠劳动力得到就业获取收入?现在我国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里有一个方针:产业兴旺。产业兴旺起来,就能够创造就业机会,让收入低的人靠劳动就业,获得收入,即政府提出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消除贫困,实际上是要发展产业,把经济发展好,贫困就能消除。

  怎么做呢?行动需要理论指导,理论来自于实践。发展比较好的经济体到底怎样发展经济,有什么特征,背后有没有什么理论的一般性?放眼世界,真正把经济发展好的经济体凤毛麟角。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在全世界近200个经济体中,能够让经济每年持续增长7%或更高,连续25年或更长时间的经济体只有13个。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在2008年出版的《增长报告》中总结了它们有的五个特征:第一,都是开放经济体,即将其有优势产品卖到世界市场,从世界市场进口其不能生产好的产品;第二,都实现了宏观经济稳定、经济波动少;第三,都有高储蓄、高投资;第四,都是市场经济或者走向市场经济;第五,都有一个积极有为的政府。增长委员会认为这五个特征是“药材”,但不是“药方”。如果没有“药方”,“药材”可以是补药也可以是毒药。就是说,如果没有药方,即使有这些药材,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减少贫困的指导意义还是有限的。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其实这五个“药材”暗含了一副“药方”,也就是在经济发展的时候必须按照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当前拥有的要素禀赋跟它的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采用技术。在经济学上一般把要素禀赋分成三类: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每个地方的这三个禀赋有的多、有的少。比如,一个收入水平低的贫困国家或者地区,它一定是资本相对短缺,劳动力相对丰富,或是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反过来讲,收入高的国家一定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土地相对短缺。所谓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采用技术,是指在资本相对短缺、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地方,应该发展劳动力使用多的产业,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采用的技术也要是少用资本、多用劳动力的技术,即劳动力密集型的技术。如果有些地方资本短缺,但是土地和劳动力相对多,那就应该多发展土地密集型的产业,比如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多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来生产,这就是按照所谓的按比较优势发展。反过来讲,如果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就要发展资本相对密集型的产业。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资本丰富、土地资源非常多,当然也要发展土地密集的农业,但是其农业是用大量机器设备替代劳动力的技术生产方式。按照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采用技术,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只有具有竞争力才能把产业发展起来。

  在收入水平较低、比较贫穷的国家,必然是资本相对短缺、劳动力相对丰富。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这样的产业不仅能够让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实现产业兴旺,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那些贫困人口能够得到充分就业,能够有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企业家关心的是利润,如何让企业家追求利润的动机能够自然符合各个地方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需要两个制度安排。

  第一,必须有一个“有效市场”来形成能够反映各种要素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

  如果在一个资本相对短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体当中,资本价格相对贵,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那么企业家为了追求自己的利润,就会进入到能多用劳动力少用资本的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采用技术的时候,就会多采用便宜的劳动力来替代昂贵的技术和资本,这样生产成本就会降低。反过来讲,如果资本很丰富、劳动力很短缺,劳动力价格就会非常高,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家为了追求自己的利润,就要选择能够少用昂贵的劳动力、多用便宜资本的产业,即资本密集型产业;采用技术的时候也同样,会少用昂贵的劳动力多用便宜的资本的技术,即资本密集型技术。总之,一个经济体要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让企业家能够自发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则选择,必须有一个准确的价格信号,而这样的一个能够充分反映各种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准确价格信号,只有在一个竞争的市场当中才能够存在。所以,要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场。

  第二,必须有一个“有为政府”来克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市场失灵”。

  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首先必须有企业家去做一个选择,尝试在各种产业当中到底哪个产业是符合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这实际上是需要判断和试错的。这就要企业家愿意去试错。去试的企业家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果他选择的产业不符合比较优势,采用的技术不符合比较优势,生产成本就会太高、没竞争力就会被淘汰。先行的企业家要承担失败所有的成本,进而能够识别出该产业不符合比较优势,后来者可以避免。如果先行企业家成功了,其他企业家就会跟着进来。竞争就来了,利润就会逐步回归合理区间。先行企业家不管成功或者失败,对后来的企业家都会产生有用的信息。失败与成功对先行企业家来讲,收益是不平衡的,失败要承担所有的成本,成功则给其他企业家分享成功的好处。这种状况下,聪明的企业家都会希望别的企业家先去试,试成功之后再跟着进去。可是如果没有先行企业家试错的话,就永远不会找到真正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也就是说,先行企业家会产生外部性,提供一个对大家有帮助的公共信息。政府应该给予先行企业家一定的激励补偿。其实专利制度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可能来自于引进消化吸收,这种状况之下同样必须对先行企业家有一定的激励补偿,这是政府需要做的。

  其次,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会让要素生产成本最低,但是竞争当中是总成本竞争。总成本包括生产和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决定于基础设施好不好,有没有灌溉、电力、道路等,而且也决定于软的制度好不好,教育是不是能培养合适的工人,是不是有合适的金融来支撑企业家的投资等。这些硬的软的基础设施,能够让企业家降低交易费用,但是企业家自己解决不了,必须由政府来解决。发展成功的经济体除了一个市场经济之外,都有一个积极有为的政府。

  如果有这两个制度安排,那么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所讲的其他三个特征就是结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以后,一定是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好,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因为有竞争力,出口、外汇积累多,政府税收多、财政好,采取逆周期措施的能力强,这样经济就会稳定。而且,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发展快,利润大、剩余多、投资回报率高,也一定会有高储蓄、高投资。

  综上,要发展好,实际上就是新结构经济学所讲的,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按照每个地方的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中国人讲,思路决定出路。按照这个正确的思路去做,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经济就都能发展好,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根据在“反贫困理论创新”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要素禀赋结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