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我国数字经济

2025-10-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重构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在全球迈向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其广泛应用场景,中国正全力做强数字经济,将其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力量。 

  经济活动需要数据要素投入,经济决策需要考量数据的价值。各个领域都要挖掘开发数据这个“金矿”。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市场新需求、市场技术新变化,引导技术和产品研发,对经济活动全过程形成全面的认知。研究数字经济,要界定好基本概念,如数据的内涵和外延、测定方法,找准认清底层逻辑。数据通过载体流动和交易。无论结构化数据,还是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都需要载体。生产力三要素就是数据的载体。数据作为要素,随生产力三要素作为“有形”硬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或作为“无形”软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数据背后经济活动的内容是数据的内核。通过数据,可以刻画经济活动内容的数量特征,但只有数据分析是不够的,还需对数据内容进行质性分析,方可发现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 

  以数字技术(如ICT)创新及其应用为核心,形成数字技术产业。数字技术向传统实体经济渗透,创造出新的业态、产品。尤其是数字技术向传统能源、材料、制造业渗透,创造新业态、新产品,并使之转型为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能够孵化出未来产业。数字技术向传统金融等虚拟经济部门渗透,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也向公共部门渗透,创造出新的快速、便捷、精准的知识服务,赋能营商环境。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顶尖数字技术,其快速突破发展将成就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我国已发布1500余个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快速应用,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成为数据应用的主要场域。除了人工智能技术专利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其应用还需产权明晰的高质量数据及其保护共享生态。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要保护好国家安全、企业商业秘密、家庭和个人隐私。在依法保证数据质量前提下,如何识别数据出处和真伪、平衡数据公开交流交易共享与保护追溯监督,是数字经济发展中急需破解的难题。为做强数字经济,需遵从市场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合作共赢。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最重要内容。资源禀赋差异决定了合作的必然,竞争以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竞争机制的内核是合作共赢。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知识篱笆被破除,但在识别数据、走出知识茧房、平衡数据公开共享与保护监管中,遵从市场机制、强化合作共赢更为重要。 

  数字经济应乘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之势,利用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技术最新成果,准确把握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市场,做强数字经济,实现高水平安全保障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及其应用为主线的完整逻辑。创新是核心,劳动者是创新及其应用的主体,创新成果有硬知识和软知识。 

  高水平安全保障的总体国家安全突显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企业,尤其实体企业是夯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企业一线员工及其软知识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落地”。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基于可持续创新、创新成果及其应用场景、高质量数据,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实现数字化转型,支撑做强数字经济。 

  做强我国数字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数据要素、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制度保障的协同推进。随着“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十五五”新征程开启,我国数字经济正从规模快速扩张转向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能。 

  (作者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 

【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