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健康的发展。从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来看,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今年4月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我国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5.3%的增长,而且从细分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很高,未来持续向好的支撑力量非常强劲。
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9.5%,这充分反映出新质生产力继续在加快培育和成长。
装备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石,承载着国家发展的重任。该行业凭借其产业关联性强、就业带动能力强以及技术含量高,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更是全面推动绿色化与智能化升级改造,不断提升产业水平,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国家开始部署“两重”“两新”政策,乘政策东风,装备制造业持续更新生产设备,特别是大力推广智能生产设备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换代,还助力其向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从等待出海的新能源汽车,到广州和深圳等地共同打造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从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到各类车间里的数控机床,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6月份,中国制造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利润实现了1.4%的正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营收、利润快速增长,支撑作用突出。6月,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较5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利润由5月份下降2.9%转为增长9.6%,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
这些成果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在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具体来看,6月份,在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飞机制造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的利润分别增长68.1%、19.0%和17.8%;智能消费终端设备、绘图与测量仪器等行业亦实现可观增长,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40.9%和12.5%。此外,新能源与环保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生物质能发电、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等细分领域的利润分别同比上升72.8%、24.5%和22.2%。也正是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制造”已由廉价商品的代名词逐步转变为高品质、高科技含量产品的代表。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今年以来,“两新”政策支持品类及补贴范围不断扩大,带动相关行业利润改善明显。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6月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印刷制药日化及日用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2.1%、10.5%、9.5%。电子、智能家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6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家用空气调节器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60.0%、97.2%、21.0%。政府对科技产业的精准支持,有效地助力相关企业发展,打造了中国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国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加快,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量子通信等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带动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6%。进一步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深入。1—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9%和9.5%;在具体行业方面,电子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以及研发设计服务展现出较强的动能,收入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3.4%、11.1%、10.4%。伴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数字服务供给不断创新优化,表现为规模以上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1—5月份营业收入增长11.2%。
现代服务业的活力源头是科技创新,需要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要素为核心投入,通过创新驱动、要素优化、产业融合等方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并赋能其他产业,体现着“以新促质”的产业逻辑。因此,现代服务业在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背后是全国范围内持续加强的创新投入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已接近2.7%,不仅超过欧盟平均水平,也趋近于经合组织国家(OECD)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5月份,全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接近500万件,同比增长达12.8%。
上半年,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这为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较全部投资增速高出4.7个百分点。在高技术制造业领域,航空航天器及相关设备制造投资同比增长26.3%,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投资也实现了21.5%的增幅。在服务业方面,高技术服务业整体投资同比增长8.6%,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其中,信息服务业表现尤为突出,投资规模增速提升至37.4%。
当前的投资会形成未来的产能。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高速的投资增长会给未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撑,因此,中国未来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仍将持续,中国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会更高、国际竞争力会更强,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也将会更富有韧性。展望2025年下半年,多年来高质量发展大势和实践,积累了新动能,推进了经济再平衡,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动能继续成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今年以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调节作用,中国的政策“工具箱”丰富,可以定向地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从而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具有“科技含量”。因此,可以预见,中国经济未来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在平稳增长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王孝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钰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