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正在重塑科技产业模式和价值分工,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标准建设对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具有支撑性和引领性。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重视标准驱动的创新网络建设,出现了诸多基于标准必要专利的专利池运营、基于异质性资源流通的标准化竞合等创新主体行为,企业通过开展这类标准驱动的创新网络建设实现标准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由此可见,工业互联网企业正在通过构建标准驱动的创新网络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王黎萤教授研究团队撰写的《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数智产业创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正是立足于以上时代背景开展的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为代表的数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该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创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19ZDA078)的研究成果。作者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现状与战略机遇。“标准创新网络”作为创新网络新型表现形式,是工业互联网产业标准竞合的集中体现,是复杂技术背景下跨产业主体融通发展的创新溢出载体。标准创新网络从网络编排、创新搜索、联盟竞合等视角深刻阐释工业互联网产业数智创新复杂过程机制,从“学习型标准创新网络—探索型标准创新网络—主导型标准创新网络”的跃迁过程,深入分析了工业互联网产业基于资源依赖和网络嵌入推动数智创新的动力机制,为深入理解工业互联网企业资源联合依赖与不对称依赖关系实现嵌入式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该著作聚焦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数智创新发展的异质性路径,通过多案例研究揭示工业互联网企业通过“标准创新网络构建—网络编排—技术能力—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实现数智创新发展的全景图。
该著作立足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进程,深刻揭示了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系统剖析了全球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竞争格局与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突围路径,为破解技术标准碎片化、知识产权保护滞后等现实困境提供了兼具学术性与实操性的指导框架,助力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突破发展瓶颈,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链主”企业,为我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实现战略性突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王宏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