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离不开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这为新时代以版权金融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版权金融是一种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以版权价值为核心,通过金融手段充分发挥版权资源的价值发现、价值评估与价值变现功能,最终实现资金融通与价值增益,并由此形成的新型金融业态。版权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催生市场消费力、要素流通力和技术创新力等新质文化生产要素,赋能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迈进的关键动力。
一、当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文化产权机制变革不充分。40多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体现为外延式改革,涉及公共文化市场机制改革时多以剥离为主。改革触点以“外延式突破”为主,相比于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态势,产权变革等核心的文化制度重大创新进展较慢。这种不充分的机制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产权归属不明晰,大量民间文化艺术,如古老手工艺、地方戏曲等,在传承过程中因缺乏明确记录,创作主体难以确定,致使权利界定模糊,易引发后续开发利用的纠纷;同时,一些新兴数字文化产品,如短视频、网络文学角色形象等,其素材引用、改编权限边界模糊,也让创作者与运营者头疼不已。其次,交易规则与平台不完善,各类交易平台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的定价、评估、交易流程标准,使得交易的公平性、透明度大打折扣,抑制了市场的活跃度与资本的参与热情。再者,法律保护力度不足,面对猖獗的盗版侵权,从影视、音乐到动漫、游戏,侵权成本低而维权成本高、耗时长,惩处手段有限,让创作者和产权所有者望而却步。最后,配套的产权金融支持薄弱,文化企业多为轻资产模式,固定资产抵押物少,银行贷款难度大,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又相对狭窄,风投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谨慎且集中于少数热门领域,难以满足整个产业创新发展的资金需求,阻碍了文化产权的有效流转与产业升级。
文化金融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现代文化市场包括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我国的文化要素市场尤其是文化资金市场成长相对迟缓,极大限制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阻碍了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产业和企业融资渠道有限,主要依赖政府补助、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然而,政府补助往往难以覆盖广泛且多样的文化项目需求,且审批流程烦琐、效率低下。银行贷款则对文化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有较高要求,许多初创或中小型文化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另一方面,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入不充分。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市场有所发展,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仍然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投资者往往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回报持谨慎态度,而文化产业的项目评估和价值判断也相对复杂,特别是涉及版权问题的界定,我国的版权市场成长迟缓,需要投资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判断力。
文化资源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就原始创新能力而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含量相对不高,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创新能力不足。例如,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像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传统建筑文化等。然而,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往往比较传统和表面。以传统建筑文化为例,许多地方只是简单地将古建筑作为旅游景点进行参观,没有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榫卯结构、建筑布局美学等知识,并通过创新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文创产品设计灵感等。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也只是以简单的影视翻拍、故事重述为主,没有利用现代创意理念对其进行重新演绎,如以跨时空、多视角等新颖叙事方式进行呈现,也缺少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3D动画制作等来展现其奇幻色彩。这种开发方式导致文化资源难以释放其全部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国际竞争力不足、衍生能力欠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目前我国文化企业和品牌国际竞争力不强,电影和动漫等领域与美国、日本、韩国等还有很大差距。此外,我国文化产业孵化衍生能力也较弱。在文化市场上,近年来文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显著增加,但优质的文化产品却供给不足,一些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一味迎合受众口味,网络文化领域低俗化和庸俗化倾向明显。
二、版权金融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进路
当下,版权金融成为赋能我国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一方面,通过构建专业精准的版权价值评估体系,为无形的版权资产定价,化解投资忧虑,让资本敢于涌入。另一方面,创新推出如版权质押贷款、产业基金等多元金融产品,拓宽文化企业融资路径,使其获得充沛资金。同时,助力版权的数字化转型、跨界融合,激发文化IP多元开发,催生影视、文旅、衍生品等全产业链条,以版权金融奏响文化产业奋进的激昂乐章。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传统文化现代性价值,激活文化市场消费潜力。版权交易和后续开发等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金融、产权保护的门槛,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版权与金融的结合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公路”,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不仅能够推动文化企业自身实现质的飞跃,还能促进文化企业和传统产业有机融合,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实践中,文化企业通过将优质的版权资源运用于旅游、服装、家纺、陶瓷等传统产业,加大优秀文化IP开发力度,不仅拓展了传统产业链的上下游,提升了产品的品牌力、吸引力和附加值,还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也能够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特别是在非遗和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中,文化企业与传统工艺制造企业合作,将传统文化资源和各具特色的地域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科技要素、具体产品相结合,融入版权衍生品的设计制造之中,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纺织业为例,纺织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举足轻重的民生产业。当前,汉服唐装引领流行时尚,国货品牌广受欢迎,中华文化影响力正全面提升。一些纺织服装产品借“国潮”之风,将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底蕴融合,培育了大批有影响力的国货品牌,激活新生代消费群体巨大的消费潜力,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迎来新发展新机遇。
优化文化版权运营生态,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提高文化要素流通效能。文化产业以小微企业居多,具有“轻资产、高成长、融资难”的特点,而融资难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型文化企业无抵押物、用于应急的资金需求,通过开展与版权相关的金融业务,如版权质押贷款、版权保险等,为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支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版权资产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也提高了版权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能力,优化了版权营商环境,使文化产业生态迎来新局面。不少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将版权质押作为增信措施,通过对不同类型版权价值评估展开认定,破除轻资产文化企业融资认定难以标准化、版权交易市场尚不完善的障碍。相关部门也在推进版权质押工作,人民银行通过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服务,创新适合文化新业态、新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文化金融的服务质效。例如,北京推出“京文融”“京文通”等专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多部门、跨部门政策联动和政策串联,激励商业银行为文化企业提供多种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促进“文化+科技”有机融合,加速文化科技新场景应用,驱动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化。版权金融在促进“文化+科技”的融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凸显了版权金融的价值挖掘和增值效能,提升了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效率,催生更多的文化新业态涌现,如AIGC、数字文化产业、创意设计产业、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产业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2023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每年的营业收入与上年相比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趋势。其中,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文化业态增长强劲,这些行业正是版权金融的重点瞄准领域。数字版权是著作权数字化的产物,数字版权证书是版权资产的数字产权证,也是版权资产数字化的价值载体,通过数字版权资产活水的浇灌,优质的文化科技产业更容易获利,促使文化创意与金融资本的良性结合,推动“文化+科技”新业态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通过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文化企业、创作主体和版权工作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版权金融还将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催生文化新质生产力,从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全局。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23ZDA08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的文化产业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23BH166);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2023年度重大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研究”(SFQND2301);深圳·福田文明学院系列活动(K241365702)研究成果】
(陈能军,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研究员;彭曦阳,深圳市国元文化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