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脱碳发展示范带建设

2024-07-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兼顾脱碳与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产业脱碳发展示范带,努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产业脱碳发展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脱碳发展就是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增长与产业增长脱钩直至产业增长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为零。按照产业脱碳发展要求,可以将产业根据碳排放多少划分为高碳排放产业(高碳产业)和低碳排放产业(低碳产业)。高碳产业以高化石能源消耗与高二氧化碳排放来维系产业增长。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实现增长的产业。为实现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高碳产业必须低碳化转型升级,而低碳产业发展则需更上一层楼,协同驱动产业经济实现更加绿色、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增长。高碳产业低碳化与低碳产业发展实际上是产业脱碳发展中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要充分发挥产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碳生产力协同提升效应实现统筹发展,协力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升级和低碳产业更好发展,形成发展中脱碳、脱碳中发展的良性增长态势。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产业脱碳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一是高碳产业占比大且重点聚集在能源密集型重化工行业。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高碳产业部门占比为55.17%,低碳发展部门占比为44.83%。高碳产业部门主要聚集在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电力、热力生产等能源行业,金属矿采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制造业以及造纸、纺织等行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服务业。还有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低碳产业部门则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通用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等制造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燃气、水供应、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以及金融、文教卫生等服务业。二是产业脱碳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从流域层面来看,长江上游低碳产业部门占全部产业部门的48.28%,而长江中游和下游的低碳产业部门则分别占全部产业部门的34.48%和34.47%。另外,同一行业在不同省份又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长江经济带属于低碳增长部门,但在上海、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省市却属于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部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长江经济带属于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部门,但在云南、浙江、上海却属于低碳发展部门。
  充分发挥产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碳生产力协同提升效应,建设长江经济带产业脱碳发展示范带,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脱碳”与“发展”。根据产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碳生产力协同提升要求,长江经济带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升级要侧重“脱碳”,低碳产业要侧重“发展”,同时兼顾不同产业的特殊需求。比如,长江经济带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产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碳生产力全面发展型低碳增长行业,应聚焦“全面推进”实现低碳/零碳发展。因为其碳生产力、产业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都很强(指数均大于等于1),能够实现减少碳排放、增加就业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多赢,是低碳发展的领头羊行业。同时,该行业在江苏(3.477,1.529,1.031 )、浙江(5.202,1.326,1.102)、重庆(3.104,4.530,3.516)三省市的碳生产力、产业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三大指标均大于1,处在长江经济带同一水平,需要坚持“全面推进”战略,持续保持低碳发展势头。
  就相关省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脱碳发展而言,上海市的该行业属于典型的全面脱碳型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行业,应坚持“脱碳中发展”战略,注重该行业在继续发挥结构调整优化效应的前提下重点推进技术创新以加快其低碳化转型,降低碳排放。安徽、江西的该产业属于产业竞争力引领型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行业,应坚持“低碳改造”战略,在保持产业竞争优势的前提下,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引领加强产业结构再造和规模调整优化,着力降低碳排放,增强就业供给能力。湖南、贵州、云南的该行业则属于碳生产力型低碳增长行业。应坚持“发展促进”战略,实现低碳产业规模增长是其未来发展的首要问题。湖北的该行业属于就业竞争力驱动型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行业,应坚持“零碳替代”战略加快低碳转型升级,在技术进步效应驱动下通过结构调整和规模增长加速降低碳排放。四川的该行业属于碳生产力、产业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都很弱的无驱动力型高碳产业低碳化行业,需要坚持“全面再造”战略,在保持低碳转型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全面再造产业,提升技术进步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和规模溢出效应,稳中求进全面振兴。
  促进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和低碳产业更好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产业脱碳发展示范带。一是创新驱动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完善产业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二是低碳化智能化赋能提升产业能效和产业碳生产力水平,引领产业脱碳高质量发展。三是产业链集群联动促进产业链生态全面绿色升级,实现纵向分工协作促进绿色纵深发展、横向集聚联动促进绿色协同发展、混合集群互动促进绿色共生发展。四是市场和法制双轮驱动倒逼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利用经济杠杆促进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运用法律手段引领高碳产业依法低碳化转型。五是发挥高素质人才带头创新作用促进高碳产业脱碳和低碳产业发展。六是统筹各省市“谋一域”协同长江经济带“谋全局”,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示范带。
  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脱碳发展示范带建设,上海要创造绿色智慧高质量现代化产业“龙头”,江苏要做强绿色智能高质量现代产业链集群示范,浙江要推进绿色数字赋能世界级产业现代化,安徽要应用新一代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现代化水平,江西要打造数字生态推进先进制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能力,湖北要推进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湖南要推进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庆要推进绿色低碳智能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川要构建绿色化智能化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圈,贵州要撬动“原生态+大数据”推进产业现代化,云南要开发原生态+大健康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等。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下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增长路径研究”(批准号:17AJY006);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YJG21310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开放课题“能源绿色转型驱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KFJJ2022038)】
  (饶光明,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教授;杨凤仪,洛阳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