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2024-07-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危机、脱钩断链等问题层出不穷,我国打好、打赢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的需求更为紧迫。建设超大规模、循环畅通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对于推进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基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产业链现代化步伐,也是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促进产业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产业链体系面临现代化要素不充沛与区域产业链条间不畅通的困境,这极大制约了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大规模投入。然而近年的现实观察却发现,这些传统要素往往面临着诸多的瓶颈制约,难以支撑我国突破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障碍,更不足以推动我国实现产业链现代化。虽然我国在人力资本积累、数据要素培育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依然不够高,在数据要素方面也还尚未构建出完整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人力资本和数据等现代化要素的产业链现代化效应的彻底激发尚需一定时间。传统要素效力不足与现代要素不充沛并存的困境严重阻碍了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进程。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发挥大市场对各类优质要素的引力场效应,高效汇聚利用各类要素和市场资源,借助全国乃至全球现代化经济要素的高效配置来优化国内的产业链分工。

  除此以外,虽然阻碍要素流动的各类体制机制障碍已经被逐渐打破,但制约我国产业链协作和市场一体化的隐形壁垒依然存在,这阻碍了各地区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充分发挥与耦合,也不利于打造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链。只有不断整合国内市场促成空间一体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乃至形成超大规模市场,才能拉紧各地区间的产业链联系,打造更高水平和更加现代化的产业链供应链。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促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竞争优势,对于中国实现产业链现代化来说至关重要。在中国这样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大国经济中,不仅各类生产要素的效力更能够得以充分激发,而且各地区更易于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其独特产业链竞争优势,促成互利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进而促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赋予了我国可以容纳大量普通劳动者和充沛高技能劳动者、适应普通水平或前沿技术的完备产业体系,有效促进了全产业链专业化生产与市场分工,从而为形成多样化的产业结构提供大国需求支撑。在这样一种具有明显层次性的大市场中,即使是各类传统要素在经过区域行业间的转移或优化调整后也可充分发挥作用,赋能产业链现代化。另外,从历史经验和现实观察来看,超大规模经济体可充分吸引全球高端生产要素集聚,通过丰富的生产要素与多元的产业结构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的特色在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这将引致丰富和多元化的生产要素,为大量企业参与产业链分工提供多样化的市场应用场景,进而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形态。与此同时,超大规模市场下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也意味着,属于不同行业的多层次产业链可从各产业链条共同发力虹吸全球高端资源,共同推动中国产业链现代化。

  此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也表现为对各地不同行业资源的强大整合能力,这能够通过各地区产业链“长板共享、短板互补”协同效应的发挥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企业生产表现的变化更多地受到本地、本产业链内与之关联企业的影响。随着国内市场的持续整合、完善,超大规模市场与国内一体化生产网络间的适配性不断提升,各地区不同行业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合作也日趋紧密,从而使得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更广泛的产业链生态圈影响。由于超大规模市场中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及完整的产业体系更易于形成。各产业链条之间的“缺项”在短期可迅速弥补、长期可有效替代,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安全自主可控。在长期产业链协作中,各企业可借助其他链条的长处弥补自身所处链条的短板。我国各地区间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各地产业发展也具有层次性和多元性,这极大地制约了后发地区企业的现代化转型。而超大规模市场则为我国在大国经济内部推动产业链扩展与贸易链延长、实现我国产业链升级提供了支撑。对于一些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后发地区产业链而言,相关企业可在与其他具有相同生产环节的产业链的协作中更好地借助其他地区产业链先进生产经验的“长板”补齐自身行业的“短板”,强化产业链联系。这也意味着,超大规模市场有助于形成具有空间韧性的产业链机制,同时助力各地产业链现代化。可见,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大国空间支撑。

  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助力产业链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利用好、发展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市场优势,既是我们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也是我们挖掘各类战略资源、拉紧区际产业链关联进而促进产业链现代化的目标所向。为此,不仅要充分释放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还要注重与国际市场的有效联动,进而挖潜超大规模市场与产业链现代化的战略空间。

  一是要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增强市场吸纳和聚集高端要素的能力。要增加各地区产业链现代化要素的“浓度”,以要素质量提升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在这方面,主要是需要打通各地资源融通融合的通道,引导各地扩大大国空间内部现代化要素的规模容量,从而为产业链现代化的实现奠定高端要素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不断破除阻碍人才、数据等现代化高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产业链间流动、共享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地产业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此同时,我国还应立足超大规模市场加快制度型开放,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质要素流入,从而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为各地产业链现代化虹吸高端资源。

  二是要打通分散地区市场,增强市场激发和实现内生发展的能力。要强化各地区产业链高质量协作的“紧度”,以区域产业协作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在这方面,应该主要注重引导各地区在充分识别和挖掘自身产业链优势的前提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各地区须摒弃狭隘的产业链竞争思维,从全局出发制定互利共赢的产业链战略,探索区域间产业链现代化的有效联动机制。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既要根据自身产业链发展基础选择适宜的产业链模式,也要兼顾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链状况,科学确定自身在整体产业链现代化中的定位,充分利用本地与周边地区在推进产业链建设过程中的互补互促效应协同推进区域产业链现代化。

  三是要利用潜在国际市场,增强市场培育和壮大发展潜力的能力。要拓宽各地区产业链开放性合作的“广度”,以国际市场动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应当认识到,超大规模市场决不意味着我国要实现“闭环”发展,各地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稳步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各地应依托国内大市场充分开拓国际市场,坚持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根据国内与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引导要素流动和产业链模式变迁,通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针对性地弥补本地产业链短板。未来各地需要立足自身产业链竞争优势融入开放性的国际大市场,挖掘释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势能,进而为我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庄宗武,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叶振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