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4-04-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在数字经济时代,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如何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长江经济带在数字经济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因此,将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数字经济相结合,建设长江数字经济带,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数字经济指的是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主要基于数字计算技术,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它涵盖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多个领域,并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和商业模式。
  数字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数字化程度高。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数据是其核心资源,高度依赖信息处理和传输。二是促进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如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三是重视创新和开放合作。数字经济强调创新,推动企业不断研究、探索新技术,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同时,它也重视开放合作,倡导国际间信息的自由流动,共同发掘数字经济的发展空间。四是依赖人才。数字经济需要各种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同时也需要培养和引进一批拥有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五是重视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数字经济离不开数据,但数据的泄露和不当使用也会造成严重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因此,数字经济需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体系和隐私保护机制。可以说,数字经济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技术的经济形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在各个行业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长江经济带是沿长江发展的经济带,其地理范围覆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该经济带以长江为轴线,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区域联动合作发展新模式,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和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发展格局下,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战略优势更加凸显、战略使命更加重大,是中国经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阵地。
  数字经济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数字经济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和活力。当前,数字经济正沿着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治理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四大方向发展,这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在长江经济带,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重庆和成都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已经展现出强大的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这些城市可以加快试点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促进大数据的共同开发和利用。
  数字经济能够助力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型升级。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富集、最具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区域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可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数字经济能够推动长江经济带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和共融共享,可以实现长江经济带各地治理体系的协同性,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经济社会治理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共建共享共治”,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产业数字化路径。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采用产业数字化路径,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的数字化发展。首先,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要制定完善的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监管和规范,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要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加强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其次,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精细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最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平台等。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提升网络带宽、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数字产业化路径。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探索数字产业化路径,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从多个层面进行策略性布局与实施:首先,明确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推动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快数字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结合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其次,培育和发展新兴的数字产业。数字经济催生了电子商务、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等特点,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这些领域集聚。最后,加强数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数字经济是高技术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支撑。要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专业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各类优秀人才。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流合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提升数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治理数字化路径。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探索治理数字化路径,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与公共服务水平,为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积极推动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政府治理体系。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要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打破信息孤岛,提升政府整体效能。另一方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线上化、智能化。通过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借助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提升政府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数据价值化路径。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探索数据价值化路径,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释放数据的潜在价值,为长江经济带注入新的动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首先,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明确数据产权归属和交易规则。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立数据的资产属性,明确数据所有者的权益和义务;要建立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监管机制,规范数据交易行为,保障数据交易的安全和公平。其次,推动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数据整合和共享。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促进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要开展数据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优化、业务创新等提供有力支持;要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价值释放。再者,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在推动数据价值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防护和管理;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控和合规使用,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最后,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相关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鼓励企业和机构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和运营;要培育一批专注于数据采集、清洗、标注、交易、应用等环节的专业化企业和机构,形成完整的数据产业链和生态体系。
  综上所述,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还能孕育出新兴产业和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治理数字化成为提升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要素,其价值化路径的探索对于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数字经济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优势,加强数字经济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本文系2023年江汉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研究”(编号:2023XZD02)、2023年度武汉政协智库课题“长江经济带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支点建设研究”(编号:WHZXZK2023F06)研究成果】
  (作者系江汉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