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探析与实现路径

2024-03-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向来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而技术革命与国家现代化存在密切而复杂的内在联系。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在极大程度上拉动社会生产力显著提升,推动一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剧烈变革,在相对发展水平上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地位,促使人类文明实现全面进步。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发展,国家间实力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带动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赶超发展领先国家,以期打破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现代化话语与实践的垄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中的一员,积极探索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破除了西方现代化单一模式的迷思,为其他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镜鉴。
  一、新一轮技术革命与国家现代化内在关联的新特点
  区别于过往技术革命,新一轮技术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的联系具有“时、度、效”三方面新特点。一是在把握时势上,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颠覆性技术革命与国际秩序持续性变革同步进行。国际格局演变催生新的技术发展诉求,加速新技术发展更迭周期,而技术变革则通过撬动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来影响国际格局变化形态。在世界经济秩序成型阶段,技术进步的发展红利从高度集中于发达国家向外溢至发展中国家转变,为更多国家加速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契机。二是在方法效度上,区别于过往由发达国家掌握核心技术的发展特点,当前一轮技术革命由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共同推动。根据全球顶尖人工智能国家指数,美国和中国分别位居第一、二位。这有助于打破发达国家通过掌握先进技术来垄断现代化进程的局面。此外,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具有全局性、融合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技术更迭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极大提升,将能为不同类型国家设计和实践现代化进程提供针对性支持,从而提高实现现代化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在预期效果上,区别于以霸权强夺他国自然资源、侵害弱小国家利益和牺牲生态环境为特征的“西方式现代化”,新一轮技术革命通过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式,赋能各国共同探索符合国情的差异化现代化道路,由此丰富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形态,合力拓展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二、人工智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探析
  新一轮技术革命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迈向智能时代,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以及人类文明全面进步。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化特征涵盖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方面,折射出中国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现代化道路之重任。作为技术“头雁”的人工智能在研发和应用过程中能够产生强劲的新质生产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靠的物质技术支撑。
  第一,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面临人口规模巨大与少子老龄化趋势性变化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人工智能在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上能够发挥支撑作用,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增长动能。在决策制定上,人工智能可结合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提供一套基于智能决策的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发展预测模型,为决策者调整和优化人口发展策略提供形势预判和模拟分析。在人才培育上,人工智能应用有助于打破教育领域的信息孤岛,为跨地区教育资源流动与交流合作提供智能化平台,催生教育主体间知识溢出效应,改变未来教育形态,从而在新时代加快培养具有全新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创新型人才,提升人口质量。在养老服务上,人工智能技术可提高传统医疗和养老服务的数字化水平,通过智能技术应用打通线上监测和线下响应的壁垒,为优化民生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人工智能在推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向区域日益协调发展转变上能够发挥支撑作用,为优化资源配置,弥合城乡、群体、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四方面差距提供智能化动力。在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上,人工智能可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赋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和优化社会管理和服务等方式,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资源要素配置上,人工智能技术可结合全国各地共同富裕实践的阶段性目标,依据各地经济社会活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为提升劳动、资本、技术、知识等各类要素配置效率、优化生产资源配置方式、健全各级各类跨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等提供动态调整方案。在拓宽收入分配渠道上,人工智能的发展衍生出了数据标注、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兴业态,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和提高相应报酬的机会。
  第三,人工智能向善发展,支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尤其是在技术平台和应用情景方面能够提供高质量、多样化、针对性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不断丰富人类文明发展形态。在产品供给上,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运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联通方式,提升多元化数字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并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运营—消费的全链条周期进行跨时空传播,扩大产品的市场辐射效应,更精准地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需求。在传播媒介上,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利用高创新性、广覆盖性和强渗透性的网络化平台,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投放差异性产品服务,有助于将中华民族文化红利转化为数字文明建设优势,为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第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题中要义,人工智能可以为驱动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生态保护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广泛,涵盖水污染物减排、空气质量监测、垃圾收集和处理分类、生态环境修复及生态环境执法等领域,通过运用卫星数据进行土地、植被和森林利用效率分析,从而提供更具系统性和精准性的生态环境保护解决方案。在推动减碳转型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人工智能+”方式,推动智能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南沙立白智能低碳工厂为例,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及时进行碳资产管理、减排改造和能耗双控,从而主动在能源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
  第五,面对国际复杂形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的重大考验,人工智能具备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技术安全和发展支撑的潜能,或能够解决国家间分歧和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利益提供技术支持。在能力提升上,人工智能可能引发全球力量结构再平衡,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将在全球治理秩序变革过程中获得更大自主权,以促进全球治理格局往公平公正方向发展。在风险识别上,人工智能可通过对大数据尤其是跨国数据的收集、归类和处理分析,采用概率分析手段对潜在风险进行准确辨识、评估和预警,从而为国家有效应对全球治理挑战和争取行动先机提供决策支持,减缓战略博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上述分析表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文化、气候环境、全球治理等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将从科技供给端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三、人工智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呈现发展不平衡和高度不确定性。诚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强调,人工智能在缺乏全球监管的情况下,产生的风险将大于收益。为此,要让人工智能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发挥趋利避害的作用,仍需从“一盘棋”系统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壮大、创新人工智能协同监管模式和力促形成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国际共识三方面着手,引导释放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现代化促进效应。
  第一,树立前沿技术发展全局意识,“一盘棋”系统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壮大,引导新一轮技术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作用。强化决策部门与技术相关行为体沟通和合作水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国各地在人工智能政策层面的体系化布局,协同市场化力量,增加人工智能公共产品供给,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统筹兼顾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周期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周期,根据两个周期的协作程度,适当调整政策力度,以期使得技术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提供有效支持。
  第二,创新人工智能协同监管模式,对技术潜在风险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技术安全和发展有机统一,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建立“人+人工智能”式人工智能治理监管体系建设,打通技术开发和应用风险信息壁垒,对已发生或潜在风险进行精细监管。一方面,明确界定和划分人工智能发展中受监管的责任主体,以期把监管惩罚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人工智能监管风险进行预测、研判和预防,运用优质数据和透明算法升级信息处理能力。进一步地,考虑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军民两用区分性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针对区分性较高的技术,可列入合作监管优先领域,采取前瞻性管理方式进行合作试点,而对于区分性较低的技术,采取事后管理方式进行合作,以期将风险的实际危害降到最低。由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安全支撑。
  第三,坚持多边主义和互利共赢,积极运用国际组织平台开展人工智能合作,力促形成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国际共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稳定的技术保障支撑。一方面,支持联合国下设人工智能高级别咨询机构开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治理研究,打破“人工智能技术霸权”困局,推动不同国家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业转型、安全发展和标准规范建设等领域作出建设性贡献。同时,运用好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BRICS+)、上海合作组织(SC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重要平台,为全球南方国家参与人工智能治理和和平发展议题讨论提供平等机会,释放技术驱动现代化发展的正向外溢作用。另一方面,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并通过跨国技术务实合作,弥合南北国家数字技术鸿沟,形成智能红利多边共享的全球经济新格局,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873041;72073037)、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2308440559)阶段性成果】
  (韩永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导;谭舒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