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持续较快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和贸易量等指标位于世界前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农业强国战略首次被纳入国家强国战略体系,这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求。“加快”一词说明我国已经到了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关键期,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什么是农业强国?
以往描述农业发展目标,多用“农业现代化”一词,指传统农业演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农业强国较之内涵更为丰富,强调的是全球范围的竞争,是在改变农业弱质性的基础上,占据国际竞争优势,引领全球农业发展。但究竟如何定义农业强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公认的一致意见。从“强”字本身来看,根据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强”字“从弓”,“力大”,形容的是一张弓非常有力,它包含了两层含义,即不仅力量大,而且不容易断。农业强国也必然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具有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二是具有很高的抗风险的能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抗风险能力这两个维度,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经济体质是强还是弱。所有各类农业强国指标,其实都是这两个核心指标的延伸和派生指标。所谓强国与否,是国际之间的比较,还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那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能低于高收入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对农业强国下一个基本的定义。所谓农业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在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质量安全保障和生态安全保障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还相对较低,以此指标衡量,我们仅仅是一个农业大国,谈不上农业强国。大仅仅是体量和规模,强更多的是指体质,体质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抗风险的能力。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方面,我们跟世界农业强国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20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0.52万美元(当年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但是仅仅相当于以色列的4%、加拿大的5%、澳大利亚的5.7%、美国的5.8%、荷兰和新西兰的6.5%、丹麦的7.8%、法国和德国的8.8%、意大利的12.4%、日本的22.9%。
农业为什么要强?“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第一,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一方面,农业的稳定发展为其他行业的现代化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压舱石作用,农村发挥着重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从现实看,建设农业强国是应对可以预见或者不可预见的挑战的必然选择,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夯实根基。第二,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和城市相比,农村处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薄弱环节,仍有大量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生活水平取决于农业强国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农业还承担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日益多样化食物需求的任务,构建更加科学、绿色、均衡、全面的农食系统,也离不开农业强国建设。实施农业强国战略,是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型的根本之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基础支撑。
农业大国如何转型为农业强国?
面对复杂而又具体的国情,我们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
第一,筑牢强农兴农的安全屏障,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建设农业强国安全屏障,应当同时注重农业的“量、质和可持续”。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保障“量”的安全,是任何其他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通过科技创新激发粮食供给潜力;培育国际粮商,提高粮食自主供应能力,从全产业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健全风险管理和保供体系,及时把握供需动向,进行粮食生产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质”的安全,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提升,应该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加强质量安全技术、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完善农产品标准化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聚焦问题抓监管,担当作为抓落实,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生态安全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农业强国要处理好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吃祖宗饭,砸儿孙碗”,要发展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培育一批生态农业市场主体、推广一批生态农业技术,构建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格局,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把农药化肥施用强度降下来,把森林草地覆盖面积提上去,把土壤肥力和物种数量稳定住,筑牢农业强国的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助力共同富裕。农业强国建设要立足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条件,立足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的组织方式、经营模式与管理方式齐头并进,构建起现代化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首先,加强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效益,推动共同发展。其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建设产业培训基地,搭建人才培育平台,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再次,扩大公共服务范畴,补足农村产业设施短板,促进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支撑农业产业组织转型升级。最后,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三产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产业机制改革,持续完善优化配套政策支持。
第三,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农业发展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首先,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其次,探明方向,找准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引领种业创新与快速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建立数字农业科技强国;大力实施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建立健康可持续食物系统;开发多元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不断激发农业自主创新活力。最后,持续完善与农业强国建设相适应的科技投入体系,积极构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创新环境。
第四,构建农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农业对外合作是实现农业强国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农业强国建设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高水平的农业开放型经济。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和国内生产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保障农业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安全稳定。加强国际贸易政策与国内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提升农业要素流通效率。以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为引擎,以服务贸易为支点,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深化农业国际发展合作,提升参与全球农业治理的综合影响力。
第五,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人文荟萃激发乡村活力。农业农村发展不仅要重视有形的硬件设施建设,也要重视无形的精神文明建设。农业强国建设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吸引文化人才返乡入乡,激活在村村民的主体意识;重建新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为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提供载体;培育农民文化活动自组织,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形式。走中国特色乡村文化现代化道路,建设出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和美乡村。
第六,打造科学高效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为农业强大、农民富有、农村和美保驾护航。要以稳产保供、平抑波动、抵御风险,稳产增收、多渠道增收、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美丽乡村、共享繁荣作为三农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以价格(或保险)政策确保农户生产积极性,以适度规模提高效率,实现农业生产增收,强化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力度,以现代技术替代劳动投入,释放非农生产能力增加家庭收入,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强化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村民自治组织,强化现代农村治理。助力实现农业科技的高峰、农产品质量的高峰、农业效率和效益的高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峰,以及农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高峰,最终实现农业强国建设。
(李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春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教授)
审核:李建军
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