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3月2日,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58讲——“经济学·历史学·经济史学——经济史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担任主讲人。此次讲座同时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吸引了300位学者参加。讲座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主任周建波教授担任主持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席教授叶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黄春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长聘副教授、系副主任郝煜和经济史学系长聘副教授管汉晖担任与谈人。
李伯重以“经济史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切入,通过引用详实的历史文献和学者观点,对经济史和经济史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经济史学研究范式、话语体系、研究方法的发展和现状,梳理了计量经济史学的发展、现状和挫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向,最后提出了中国经济史学的前进方向。
他表示,经济史学是一门界限模糊的学科,经济学和历史学方向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他引用中国经济史学会和国际经济史学会的例子,说明经济史学的研究范围高度多元化。他接着抛出“什么是经济史学的‘正统’”这一命题,指出经济史学者内部不同学科的缺点与分歧。
随后,李伯重对经济史和经济史学的概念进行了辨析。经济史是过去真正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历史,经济史学则是研究这段历史的学科。中西方学界对经济史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界定。国内学界,“经济史”一词不仅包括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史,而且也包括社会史等。他引用吴承明、何兹全等学者的观点,说明经济史、社会史、社会经济史等概念的定义。他随后对“历史上的经济”和“经济的历史”做了区分,前者是把过去的经济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来看待,后者是把过去的经济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来看待。接着,他对西方经济史学的发展做了介绍,指出经济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世纪晚期兰克实证史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出现后从历史学中分立出来的。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史学的激烈竞争导致学科分裂,经济史学逐渐淡化了历史学派面向现实的研究传统。
对于经济史学的研究范式、话语体系问题,他认为,经济史学没有明确界限的特殊性,使得该学科的范式、话语体系、研究方法等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他引用库恩和黄宗智等人的观点,对范式、话语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阐释。他引用吴承明的观点指出,研究经济史的方法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在方法论上不应抱有倾向性,正确的态度是根据所论问题的需要和资料等条件,采取最好的方法,也就是余英时所说的“史无定法”。
对于计量经济史学问题,李伯重首先说明了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指出经济学之所以成为科学,一个原因是它与数学有密切关系。受统计学发展的影响,计量史学于19世纪末开始萌芽。今天的计量经济史出现于美国,它的出现和发展在西方学界掀起了一场“新经济史革命”,它的特点是充分运用计量方法进行经济史研究。计量经济史研究具有三种不同倾向,分别是数据处理、经济史学和准经济史,但它们都强调在经济史研究中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李伯重对计量经济史在西方的发展做了介绍,并引用余英时对西方现代史学的发展做的总结。20世纪末新经济史遭遇挫折,他认为原因有二,第一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问题,第二是学科未能得到历史学家的理解和合作,他引用奈特、张五常、拉塞尔等人的观点总结了经济史学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两方面的问题。
对于经济史学如何改进,他认为首先是经济史学内部的反省,经济学出身和历史学出身的学者之间、新经济史学和传统历史学之间应该多沟通。他引用席德、余英时、阿什利等人的观点强调计量史学家应该向传统史学家学习,经济学研究要尊重史料、经验证据的积累。同时,李伯重也认为历史学家也应该学习经济学,他引用福斯菲尔德、巴勒克拉夫等人的观点指出经济学在演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学科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一套比历史学更有利于分析具体问题的范式。第三,李伯重引用熊彼特、奇波拉、庞兹等人的观点,认为经济史是通史的一部分,它作为一个学科界限模糊的学科,应该重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学科藩篱,使经济史成为全方位的“整体史”的一部分。最后,他强调史学修养的重要性,历史学应该带有艺术属性。
李伯重以“大有作为的中国经济史学”做讲座的结尾,指出虽然经济史学源于西方,作为外来学术传入中国,但中国的经济史研究具有特殊优势——传统的“食货之学”。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战国时代形成列国的国家体制以后,没有一个朝代不努力收集人口、资源、土地、财产等领域的统计数字,建成供政府使用的数据库。正史中的《食货志》不但蕴藏了丰富的经济史资料,而且包含了系统的经济史记述;正史之外,记述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典章制度的演变的政书如《十通》等也汇集了大量经济史文献;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的其他典籍中也保留了丰富的经济史资料,如政府会计账簿、民间商业社会团体的民间会计账簿等。最后,他总结了中国经济史学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学术传统,指出中国经济史学既要珍视这些传统,也要积极进入国际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既有中国特色、又融入国际学术主流的经济史学。
各位与谈人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王奇生首先回顾了北京大学深厚的历史学传统,接着从历史学专业出发,他表示历史学比较强调时间叙事,不同于其他学科强调规律范式等;同时也肯定历史学越来越重视和其他社会科学互动交叉的趋势。
叶坦谈到讲座给她的第一点启发是做研究要有国际视野。国内学者不仅要有国际视野,还要能够用自己的长处在国际学界争取话语权和地位;第二点是经济史研究要兼顾经济学和历史学,注重跨学科吸收各个领域的成果;第三点是本次讲座在理论方法的探索上,为学者们提供了一条非常好的摸索和深进的线索。
黄春高谈到讲座的第一点启发是历史学意义上的经济史同样大有可为,不用特别注意数学意义上的经济史;第二点是用现代的经济学概念和方法去解释历史当中的经济现象时,可能会产生错位感,因此经济史研究要警惕现代性的侵蚀;第三点是历史学研究中,计量有它数学表达的优势,但史料永远是基础。
郝煜认为本次讲座的一个关键词是“史无定法”。围绕经济史学研究的方法问题,他认为统计计量的方法比归纳演绎的方法更容易产生知识,因此逐渐成为主流方法;但这种方法对经济史研究可能不是最优解,它片面而深刻,不利于全景式的描绘;对于最优的方法,他认为要尽可能多地占有史料,在宏大叙事的同时重视微观基础,超出局部均衡的视角关注一般均衡问题,还要多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对话,做到全面而深刻。
管汉晖肯定了经济史学重视历史事实的重要性,指出单一的计量研究只能是无本之木。他认为,历史可以提供一些自然实验,一些长时间的经济问题必须在历史中才能看明白;随着数据库越来越多,经济史学能够研究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经济史学研究一定大有可为。
会谈最后,周建波进行了总结,他谈了对数字语言的理解,认为数字语言比文字语言有表达上的优势,因此经济史学必然会朝目前的方向发展;他还谈到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性,尤其是原始文献,只有深挖原始文献才能真正明白古人表达的思想。
(供稿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史学系;供稿人:陈洲扬)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