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一半以上,用市场办法持续增强民间投资意愿,用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稳定市场预期、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 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对促进民间投资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从中观层面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提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良好政策环境。
民间投资是社会融资的重要渠道
我国民间投资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民间投资能够更加充分地释放消费市场的潜力,增加投资产生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社会融资的重要渠道,是居民消费的有益补充。
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的组成部分。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民间投资通过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民营经济的质效,助力构建民营经济新格局。民间投资对推动民营企业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盘活民营经济当期存量资产,促进民营经济资金良性循环,均具有推动作用。
民间投资是社会融资的重要渠道。社会融资来源包括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民间投资是来自民营经济所涵盖的各类主体的投资,具体包括个体投资(居民个人的生产性投资和住宅投资、城乡个体工商户经营性投资)、私营企业投资、私有资本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投资以及集体企业的投资。由于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民间融资的需求日益旺盛,并能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拓宽了民间融资理性选择的范围,把社会资源蕴藏的巨大能量释放了出来。
民间投资是居民消费的有益补充。居民消费之后的剩余资金将有望进行居民投资,成为民间资本投资的重要来源。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的会议强调,要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增加居民收入在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的同时,若是能够大力发展居民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子女教育等服务领域的投资,将有助于形成民间投资与居民消费的有益补充和协同发展。
我国民间投资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文件,对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民间投资发展取得了较快发展,民间投资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活力不断增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民间投资发展的薄弱之处,尤其是去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困难和下行压力。
我国民间投资取得较大成绩。主要表现为,自2012年设立民间投资统计指标以来,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始终超过一半。2022年,民间投资完成31万亿元,比开始设立民间投资统计指标时的2012年的15.4万亿元增长了约1倍。民间投资与高科技投资协同发力,逐渐体现出高附加值的特点。今年上半年,支撑中国外贸的“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大多数都是基于民间投资和高科技投资的产物。民间投资就业吸纳能力强。比如,制造业投资中的民间投资占比始终超过70%,一直以来对创造就业机会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民间投资呈现出极强的活力,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民营企业善于聚集创新资源开展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我国民间投资也存在不足之处。2022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整体投资比重都有所下降。2022年民间投资增长缓慢,为0.9%,占整体投资比重为54.2%。具体体现在:一是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主体是民营经济,民间投资中有大量是房地产。目前整个房地产持续负增长,影响了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二是服务业受冲击。服务业中民间投资较多,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服务业的投资增长速度持续走低,导致民间投资增速放缓。三是营商环境有待改进,加之预期问题,很多人产生观望心理,使民间投资缺乏可持续性。四是金融扶持不足。由于目前利率政策原因,大量的信贷并没有被投向民间企业,使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缺乏融资支持和资金保障。
不断拓宽民间投资领域
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中国人民银行近期提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7家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这些都为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多措并举助力金融服务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一是拓宽民间投资的产业领域。金融业应聚焦和拓宽民间投资发展的重点产业,进一步降低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助力做强我国民间投资的产业基础。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创新探索“资源+产业”一体化招商模式,形成“核风光水蓄氢储”新能源产业全链条。积极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垃圾焚烧、污水处理、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医疗等公用事业领域。同时也要引导民间投资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适应市场变化,推进产品创新,进而优化投资结构,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支撑重点产业振兴和经济长远发展。
二是加大民间投资的项目融资。打通向金融机构共享项目信息渠道,支撑金融机构实现高效审贷,加强与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等主体之间的沟通合作,继续优化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举措,通过在线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的互联共享,通过多项举措持续加大对民间投资企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按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行业民间投资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扩大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抓紧梳理拟推送给银行的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引导银行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贷款支持力度。
三是创新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依托民间投资产业链打造场景式、嵌入式金融服务,满足产业链上民营企业金融需求。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与民营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投资新的重点领域项目。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要进一步探索“投贷联动”服务创新,综合运用债券、股权等方式,提高金融供给与民间投资需求的适配度。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主任,中华遗嘱库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