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01-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创新既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新质生产力的特点,还是配置生产要素以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是新质生产力要符合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规定性。因此,从创新的视角切入“新质生产力”概念,有助于全面把握这一概念在当代实践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阅读原文】
  从《莱茵报》时期对“物质利益难题”的关注,到《巴黎手稿》时期对异化劳动的研究,再到《资本论》对工人阶级生存困境的深刻解析,可以说,社会贫困的消除和富裕社会的实现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理论旨归,其实现离不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数字化和数智化高速推进的今天,发展“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成为当代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阅读原文】
  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我们从理论上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总结概括特别是把握其本质规定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生产力理论就应当是其最根本的思想资源和最重要的理论依据。【阅读原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扎实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当代西方话语下,人才的培养被理解为“对人自身进行投资”。与“对人自身进行投资”相关的教育、医疗等行业成为当代西方资本聚焦的重要领域。与之相关,“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逐渐成为当代西方社会主流话语的一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较大程度上参与了主体思维方式的建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西方“人力资本”话语展开分析与批判,有助于在人才培养方面避免当代西方话语的误导,科学思考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阅读原文】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仅能够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更能深化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与心理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保障与文化支撑。【阅读原文】
  当代中国的工匠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为底色,追求物质生产水平提升的同时,更追求物质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以及劳动者地位的提高和待遇的保障。当代中国工匠精神与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合能够显著增强新质生产力的人文关怀,让新质生产力获得更有力的群众支援,并从完善新型生产关系方面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壮大新质生产力,就要正确把握和运用这种精神动力。【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