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段丹洁)11月1日,纪念黄达教授诞辰10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政产学研各界专家、学者、校友齐聚一堂,深切缅怀杰出教育家、著名经济学家黄达教授,并深入探讨其学术思想与教育精神,凝聚起推动中国特色金融理论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黄达(1925—2023年)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第八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荣誉一级教授。他深耕货币银行学领域70余载,创立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提出"大金融"理念,编著《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货币银行学》等经典教材,奠定了新中国金融学科的理论基石与教学体系,被誉为"中国经济金融学界之泰山北斗"。其一生矢志追求真理、潜心教书育人,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金融领域栋梁之才,用毕生心血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黄达先生是新中国金融学理论与学科建设的奠基者、开拓者,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永远缅怀、由衷敬仰的老校长,是学校发展历程中一座永远屹立的丰碑。他的一生,为追求真理矢志不渝,为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为党和国家发展永久奋斗。对黄达先生最好的纪念,是将他奉献终生的金融与教育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传承他的学术品格,推动建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对世界金融学科的发展做出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神韵的贡献”;赓续他的育人薪火,培养“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自由漫步的人才”,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践行他的先锋精神,让“烽火中为民族存亡战斗成长的大学,永远在时代的前沿开拓奋进”,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交出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1978级校友肖捷回顾了黄达先生求真务实的治学理念与"经世致用、服务国家"的学术使命,强调要传承先生与时俱进的学术品格,坚持扎根中国实践,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表示,黄达先生作为中央银行宏观决策的重要参谋,其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等学术思想,对当前完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会上,《黄达全集》正式发布。这部"校史文库"重磅成果共10卷、约500万字,系统收录了黄达教授自20世纪50年代初至2021年的学术专著、教材、文章等各类成果,全面还原其思想精髓与理论原貌,为传承中国特色金融学科体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宝库。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要以《黄达全集》发布为契机,将先生的思想财富转化为建设金融强国和教育强国的实践动力。
在专家座谈环节,学界代表与校友围绕黄达教授的学术思想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黄达先生立足中国大地做学问的研究方法、敢为人先的学术勇气、心系国家发展的家国情怀,对当前破解金融改革发展难题、推动金融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会专家表示,要传承先生守正创新的学术追求,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金融故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