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吴楠 通讯员 王守勇)10月31日至11月1日,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研讨会聚焦“可持续金融发展”主题,探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金融、气候金融等议题,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法国诺曼底管理学院、法国达芬奇经济管理学校商学院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嘉宾,来自全球约150位专家学者展开分组研讨。

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现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命题。“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如何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创新,已成为全球各国、各领域共同探索的核心课题。”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勇表示,金融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通过绿色信贷、碳金融等工具,将资金精准引向新能源生态修复等领域,以转型金融、绿色保险对冲企业低碳改造风险,赋能绿色技术研发与普惠市场培育,推动环境、社会与治理信息披露,助力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社会公平协同发展,为可持续目标落地提供关键动力。可持续发展不是孤立的课题,需要全球智慧的碰撞、跨领域力量的协同。期待这场学术盛会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搭建“思想对话的平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搭建“国际智库的平台”,为青年学者成长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辉表示,当前,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更好地服务可持续发展,防范化解相关风险,不仅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必须携手攻克的时代命题。他表示,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搭建“长效合作平台”,推动南京仙林高校与梅西大学等国际院校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优化“成果转化生态”,联合南京市栖霞区出台专项政策,为优秀科研成果提供“落地孵化”支持;强化“人才引育联动”,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新西兰梅西大学会计、经济和金融学院院长克莱尔·马修斯(Claire Matthews)强调,必须考虑当前的发展对未来的影响,确保资源不以阻碍子孙后代的方式被耗尽或破坏。这一原则是与会者讨论的核心,也是金融政策与全球责任的交汇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正日益得到认可。希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勇于质疑,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预祝会议激发新思维、推动严谨探索、缔造长久的伙伴关系,促进跨国界智慧共享,推动金融创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为全球挑战提供务实解决方案。

“南京数字金融发展国际专家咨询中心”揭牌 本网记者吴楠/摄
会上,“南京数字金融发展国际专家咨询中心”揭牌。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卢静与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张炳为首批国际专家颁发聘书。据介绍,该中心将整合南京财经大学智库资源与南京经济金融发展实践场景,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推动金融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长三角地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示范样板。
在主旨演讲环节,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凯(Kai Li)聚焦“可持续金融中的企业文化”主题作演讲;香港大学商学院教授汤勇军(Dragon Yongjun Tang)分析了“气候法规对跨境并购的‘寒蝉’效应”。研讨会共设置20个平行论坛,覆盖企业社会责任、绿色金融、气候风险、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行为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与会学者汇报交流,与会专家点评并提出意见。会议还设置了期刊主编沙龙环节,为青年学者提供了高质量论文发表指导。
会议由南京财经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主办,南京财经大学梅西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院、江苏现代财税治理研究院,梅西大学会计、经济和金融学院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