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一体化创新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理论专著首发

2025-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9月10日,理论专著《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一体化创新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在第七届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平行论坛“绿电绿证与绿色发展政策创新”上由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该书是国网能源研究院在应用基础理论方面的首次创新探索,旨在对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以下简称“三新”)建设的理论基础、实施框架和落地应用等提供参考借鉴,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近年来,党中央相继提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网的重要战略部署,这是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立足解决能源电力行业所面临重大现实问题提出的战略部署,蕴含着对能源领域发展历史大势的精准判断、对当下与长远的深刻把握。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传统能源电力系统相比,“三新”在系统结构和供需格局等方面同步演化,要实现安全、清洁、经济和共享的多方统筹,关键驱动力是“融合”,并以此挖掘蕴含其间的巨大效率效益空间,这意味着“三新”需要进行系统性谋划,通过一体化创新发展形成合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多元功能需要。

  为此,国网能源研究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客观规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这一行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了前瞻性研究。《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一体化创新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出版发行,有助于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三新”建设态势,形成行业发展合力。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本书理论基础扎实、逻辑体系清晰、内容丰富详实,为“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全书分6章30节,约22万字,从“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升级新路径、能源协同治理体系完善、国际拓展新模式,以及一体化规划方法升级等六个章节,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全书主要观点如下:

  (一)阐述了“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的基本逻辑

  在理论逻辑方面,本书提出“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要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核心目标、准确把握能源电力行业的功能定位,要以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逻辑起点,行业视角上纵深推进能源安全新战略、外延视角上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同实现能源电力行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全方位价值提升。

  在现实逻辑方面,本书提出“三新”在系统结构和供需格局等方面的同步演化,本质是海量新进利益主体和存量利益主体的博弈,以及既有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甚至重构。从当前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现实看,促进上述“融合”仍需要破解一系列关键制约,并准确把握“三新”的融合发展态势。

  (二)分别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治理、国际合作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阐述了推动“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的理念、路径和关键举措

  在科技创新方面,现阶段的“三新”一体化发展具有发展路径高度不确定、不同能源品种相互耦合、不同技术逐步融合、数字技术广泛运用等特点。本书提出要加强路径影响技术、系统耦合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三类技术的研发应用,并建立适应“三新”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路径影响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三新”一体化发展路径的引导作用;系统耦合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促进“三新”更好融合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作为“三新”一体化发展的底层支撑;架构合理、运行流畅的科技创新机制则是技术创新支撑“三新”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产业升级方面,能源电力产业是培育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围绕“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背景下电力产业链升级的新路径展开研究,首先以“理论框架构建—形态演化分析—实践路径提炼”为主线,通过解构电力产业链的要素属性与产业属性,建立了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的理论认知基础;其次提出了“价值—企业—循环—空间”四维分析范式,探讨在“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全产业链结构重塑与生态升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和产业调整举措,并提炼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产业链跃迁路径建议。

  在协同治理方面,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网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治理理念、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个有内在一致性、功能互补性和政策协同性的整体系统。本书构建了“GBC”分析框架,从目标(G)、基础(B)、内容(C)三个维度系统建模,明确了市场机制、成本机制、法治机制是支撑“三新”体系运行的三大关键制度支柱。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提出了能源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方向与配套措施,说明了如何健全成本疏导与价格机制,并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法治支撑框架。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三新”建设正成为重构国际能源秩序、提升能源话语权的重要抓手,对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书以“国家竞争驱动能源体系转型”为逻辑起点,以中国“三新”建设的全球能源重构作用为核心落脚点,构建了“历史规律→当代实践→企业路径→合作方案”四维递进的研究框架,揭示了能源体系变革与国家战略博弈之间的互动规律,为中国在新型全球能源秩序中提升话语权提供系统性分析。

  (三)提出了以多维度协同与创新为特征的“三新”一体化规划方法的系统性升级策略

  传统能源体系向“三新”的一体化演进,不仅是技术路径的革新,更是规划方法论的系统性升级。本书构建了“规范性—实体性—程序性”中国特色能源电力规划理论框架:规范性方面强调科学性与社会性协同,实体性方面聚焦全要素协同与系统功能重构,程序性方面强化动态反馈机制与适应迭代能力。

  国网能源研究院将以本书出版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对“三新”一体化创新发展相关重大问题的研究工作,不断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理论体系,优化实践路径。面向未来,国网能源研究院将继续依托齐全的科研业务布局优势、统一的行业数据库,以及软科学实验室体系硬核模型工具等,在能源电力领域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方面发挥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办方供稿)

【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