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蓝皮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5)》在穗发布

2025-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8月28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24年,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发布会现场

  蓝皮书介绍,广州着力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商圈、会展等外来消费重点区域外卡POS机覆盖率大大提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数据,广州市重点涉外区域可受理外卡商户比例超99%,全市移动支付“外卡内绑”及“外包内用”交易金额超25亿元,市内可受理外卡的ATM机覆盖率超99%,外币代兑机构、外币自助兑换机和特许兑换机构营业点达125个。此外,广州集聚优质消费资源,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67.07万户,同比增长8%,较2020年增长36%,并召开第二届全球消费者大会,大力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资金规模和核销速度居全省第一,带动消费418.7亿元。

  蓝皮书建议,广州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政府设立专项商业科技研发基金,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项目,重点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支持企业研发智能营销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趋势,实现精准营销;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实现货物的实时跟踪和智能调度。培育科技型商业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等,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型商业企业。同时,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与会专家介绍蓝皮书相关成果

  蓝皮书指出,南沙区协同推进自贸区、国家新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成为国务院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首批试点地区之一,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等,在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研究数据显示,南沙自贸区2015年挂牌以来,区内海关备案企业数量超4500家,较挂牌时增长超17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5年的748.0亿元升至2024年的1913.6亿元,增长1.6倍;带动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1133.0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301.30亿元,增长1.0倍,年均增速约8.2%。

  蓝皮书认为,广州应聚焦品质化特色化智慧化,推动城市商圈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不同商圈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构建分层分类和业态互补的城市商圈发展格局。一方面,推进重点商圈品质化发展,着力建设国际知名商圈,集聚全球优质消费品牌,打造广州城市消费新名片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端时尚消费新地标。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专业市场商圈转型升级,建设以美妆、医美、大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美妆健康消费集聚区。二是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科学规划社区各类商业业态,着力补齐“一早”“一老”“一小”等基本生活保障业态和文娱、健康、体育等品质提升业态的发展短板。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等支持政策,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性服务,推动社区养老和托育服务站点品牌化、规范化、连锁化运营。三是大力推进智慧商圈建设,采取“政府+商会+企业”的共建共治模式,积极吸引相关各方参与智慧商圈建设。优化数据共享支持体系,增强商圈内商业企业的数据开放意识,推进商圈智慧应用与云闪付等App对接,提升数据汇聚、存储和计算能力。

蓝皮书封面

  据介绍,蓝皮书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被列入“中国皮书系列”并在全国公开发行,每年出版一册。本书是社会各界了解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情况、特点和趋势的重要参考读物,也是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和政府工作人员探讨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情况、总结经验、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

【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