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现场 通讯员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陈菊红)4月20日,第三届“岭南杯”中国经济发展案例分析大赛总决赛在中山大学举行。进入总决赛的10支队伍分别来自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和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林建浩在致辞中说,在党和国家现实需要与高校育人使命的双重驱动下,“岭南杯”中国经济发展案例分析大赛应运而生并连续三年举办。他希望,本次活动能鼓励更多学子投身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提出创新性见解,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本次岭南杯总决赛由现场展示和现场答辩两部分组成。参赛队伍用他们扎实的学科知识与抖擞的精神风貌,为现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案例分析,探索数实融合和赋能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乡村文旅、公共数据运营、农村电商、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医疗数字化等多个领域,充分表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和战略选择。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珺表示,各队都表现出高度的自信心、专业性和充实度,紧扣数据和生产力关系,展现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的成果,同时体现出学科知识与行业间的融合。此外,他提出案例研究需打开数据效率提升背后的“黑箱”,深入剖析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之道。王珺强调,比赛的目的在于交流,他期望大家在听取评委们的点评后,能够进一步深入调研、细致梳理并丰富案例分析,在明年的比赛中能够提交更高质量的作品。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对参赛队伍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同学们在案例选取上选题新颖,视角独特,涵盖了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及城乡协同发展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同时,同学们在案例分析中运用了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李胜兰也表示,部分案例在数据完整性、完全性、时效性和分析方法上还有提升空间。她期望同学们能持续关注中国经济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最后,她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美好明天的期盼和对新一届“岭南杯”中国经济发展案例分析大赛的期待。
中山大学副校长林天歆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得一等奖的队伍颁奖。他表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中山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推进“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引领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他充分认可本次大赛是增强经管学科建设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的有益尝试,并对参赛选手们的专业能力与学术素养表示赞赏。他希望,广大经管学科学子能够胸怀“国之大者”,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到求学就业的全过程。
与会专家合影 通讯员供图
经过各队伍激烈的角逐和评委们公正的评分,中山大学代表队:《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公共数据运营模式的湾区实践——基于广州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案例研究》获得一等奖;暨南大学代表队:《借数据东风 兴农业发展——拼多多助农模式案例分析》等两支队伍获得二等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代表队:《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演化机制与效率陷阱突破——基于华润三九的案例研究》等三支队伍获得三等奖;华南师范大学代表队:《从"账房先生"到"数字大脑"的嬗变之旅——X集团数字化转型中的业财融合的进程解构》等四支队伍获得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