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学论坛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融合发展研讨会举行

2025-03-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3月15日,中国金融学论坛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融合发展研讨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尹志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致辞,开幕式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李玫玉主持。
  尹志超在致辞中说,金融政策与学术研究相辅相成,未来应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协作。张明在致辞中说,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的融合对金融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希望提供新的方向。 
  会议报告环节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周开国主持。  
  聚焦中国经济实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吴卫星以《定向货币政策与家庭商业贷款可得性:基于信贷质押再贷款政策》为题进行主旨报告,探讨了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政策对家庭商业贷款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费兆奇以《立足“主业”,做好聚焦和拓展》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收支平衡等宏观问题为例,强调研究机构应基于学理分析中国实践问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陆瑶以《中国颠覆性创新出现的决定因素与经济影响分析》为题进行主旨报告,认为北京和深圳已成为颠覆式创新的主要聚集地,科技人才数量和股权融资环境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她呼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完善股权融资体系,并推动地区间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跃文以《信息报送选题标准》为题进行主旨报告,强调智库研究应聚焦重大的战略性问题、经济预测性发现、潜在风险隐患等问题,善于运用政策学习、数据挖掘、调查走访等方法确定选题。  
  洞悉中国经济政策走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余明桂以《财政金融协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题进行主旨报告,提出政府采购合同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抵押品,显著提升了企业的银行贷款获取能力,“政采贷”政策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还促进了企业投资和就业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郑联盛以《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对对策研究融合发展》为题进行主旨报告,探讨了金融监管学在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中的融合路径,强调研究机构应立足学术根基,强化问题导向,助力金融安全与监管创新。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侯成琪以《新发展阶段的房地产调控》为题进行主旨报告,提出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逻辑已不再适用,建议采取“因人施策”和“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策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策以《青年学者开展政策研究的成长与收获》为题进行主旨报告,强调青年学者应立足学术专长,平衡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避免语言过于学术化,同时注重选题与自身研究方向的契合。  
  在本次研讨会的圆桌会议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着两个关键主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这两个主题分别是促进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以及如何办好中国金融学联盟。与会专家认为,这两个主题不仅对金融学科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更对推动金融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研讨会搭建的高端对话平台,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的融合路径。在讨论中,专家们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之间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并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探讨不仅为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更为未来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金融学论坛、中国金融学联盟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作为本次研讨会的重要参与者,纷纷表示,将继续携手合作,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致力于推动金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助力中国金融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同时,他们也期待未来各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为金融学科的发展和金融政策的完善贡献力量,为我国金融领域的繁荣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金融学论坛、中国金融学联盟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