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2025-03-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段丹洁)32日,“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会议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概念理论、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等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经济学与实践联系紧密,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炼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新特点新规律,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学科建设更加完备、育人成效更加明显、研究阐释更加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系列教材中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教材,也是以教材建设推动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成果。林尚立指出,要紧扣思想之先,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紧扣育人之本,以完善育人体系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紧扣发展之要,以高水平研究成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国人民大学愿与各方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涌现出许多新的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伟表示,“中国系列”经济学教材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中国系列”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出版,使中国经济学这一概念、范畴和体系,逐步成为被普遍承认和关注的命题。未来,推动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要的是要做到把经济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思想性与逻辑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科学性与阶级性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而在回应这一伟大历史实践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也必然能够形成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版是11本系列教材的首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提供了标准参照。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突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属性,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阐释原理、构建理论;突出了制度主线,讨论制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制度为主线构建了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完成了系统集成,将已有实践中形成的成熟理论进行了整合。未来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把握研究对象和研究假设,形成核心范畴。

  随后,平行论坛围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课程体系建设”、“中国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构”展开研讨,与会学者聚焦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问题与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路径等问题,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建言献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