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需求安全评估报告:聚焦OPEC+》发布

2025-03-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2月24日,浙江工业大学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全球能源需求安全评估报告:聚焦OPEC+》(以下简称《报告》)。

  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各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然而,当前对能源安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进口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鲜有涉及出口国的能源需求安全。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迅速普及应用,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在2005年达到峰值,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达到峰值。因此,构建能源需求安全评估体系,分析全球能源转型对能源出口国的潜在影响实有必要。

  基于需求视角修正了4As分析框架,构建能源需求安全指数(EDSI),进而运用平衡EDSI得分矩阵(EDSIbla)与纵向群组分析法,综合评估主要石油出口国家能源需求安全的变化趋势及现状。选取OPEC+20个成员国为评估对象,包括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巴西、文莱、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利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日利亚、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苏丹。

  研究发现,石油资源禀赋、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石油出口市场多元化水平是影响主要石油出口国能源需求安全的关键因素。此外,出口对象国的环境可接受性在一定程度上会遏制石油需求。

  根据各国EDSI历史演变趋势,将OPEC +成员国分为三组:稳定组(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厄瓜多尔、伊拉克、文莱),上升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加蓬、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苏丹、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和下降组(俄罗斯、巴西、阿联酋、伊朗、墨西哥、利比亚)。

  研究发现,各国能源需求安全指数的变化受不同因素驱动,沙特阿拉伯综合表现得以改善主要得益于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巴西得分的下降则是受到石油储量减少的影响。2022年,俄罗斯的能源需求安全指数因美国与欧盟在俄乌冲突中实施的相关制裁而有所下降。

  (浙江工业大学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